分享

通化醫藥高新區迎來春季項目推進開門紅
2018-04-19 09:49:48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原題:推動産業集群集聚發展——通化醫藥高新區落實“三早”“三抓”加快項目建設紀實

  吉林日報4月19日訊(記者 裴虹薦 通訊員 朱傳剛):人勤春早百業興。4月12日,隨著總投資32.7億元的吉林省大禹集團正奇藥業有限公司藥品生産、吉林省均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制藥産業園、吉林省勵維健康科技股份公司藥品保健品生産等10個重點項目的集中開工,通化醫藥高新區迎來春季項目推進開門紅。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通化醫藥高新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市“三早”“三抓”行動部署,在爭當全國醫藥健康産業發展的一面旗幟中蹄疾奮進,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以投資拉動為支撐,以要素聚合為保障,加快項目建設步伐,推動産業集群集聚發展。

  保證項目品質 提高建設效率

  2016年8月10日,巴音朝魯書記視察通化醫藥高新區時指出,“要堅持集約集聚集群發展,在加快轉型升級中提高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兩年來,高新區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發展的生命線、根本動力和力量源泉,更取得了可喜成效。

  項目數量多,共實施項目155項,項目數量、徵地拆遷量和固定資産投資超過建區前10年的總和;項目規模大,5000萬元以上項目80項,總投資430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6項,5億元以上項目21項。東寶生物醫藥産業園、修正醫藥科技産業園、紫鑫醫藥産業園等9個10億元以上的産業類大項目、好項目已全面啟動,康元生物、萬通盛泰生物工程等27個項目部分或全部竣工投産運營;項目結構優,有中醫藥工業項目36個,醫藥商業項目6個,醫藥食品項目4個,電子商務類項目5個,科研服務類項目7個,進一步改造提升了全市的産業結構,補上醫藥健康産業發展短板;項目支撐強,實施的研發類、平臺類建設項目具有較高的創新和服務支撐能力,將為全市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創新藥品行銷模式,整合銷售資源,孵化更多的市場主體;項目産出好,這些項目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建成達産後,可新增銷售收入450億元,利稅90億元。

  2018年,為順利推進項目建設,高新區進一步完善了項目包保責任制度,將項目包保人的主要職責轉變為項目秘書,進一步增強了包保人員的主體責任,帶動了工作角度及工作方式的轉變,提高項目品質和效率;制定項目推進公示制度,對2018年重點項目所涉及的前期手續辦理、開復工計劃、年度建設計劃等問題,逐項明確了責任部門、具體任務和完成時限,定期以圖板的形式對全區重點項目推進情況進行公示,加大項目建設督促力度。

  優化發展環境 推動項目建設

  2018年是高新區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攻堅之年。年初以來,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高品質發展的總體要求,該區全力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集中力量,創造環境,整合資源,全程服務,項目建設快速、有序、紮實推進。

  2018年,高新區計劃實施項目110項,總投資310億元。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60項,總投資300億元,億元以上項目42項,10億元以上産業類項目12項,新開工38項,續建22項。投資10億元的東方紅西洋參産業基地二期、10億元的天實制藥二期、10億元的大禹制藥等38個新建項目開工建設;投資50億元的東寶醫藥産業園、12億元的三亞萬銘哈尼遊樂主題小鎮等22個項目全面復工續建;投資30億元的修正醫藥科技産業園、12億元的紫鑫金桂醫藥産業園、11億元的君必達制藥産業園、3.4億元的四環醫藥檢驗檢測平臺等22個項目將投産運營。紫鑫醫藥産業園、東方紅西洋參産業基地二期、醫藥健康創業園等11個項目已列入省、市“三早”行動。

  促進發展格局、發展環境、發展品質新提升,高新區在項目上全力推進,在政策上全力傾斜,在環境上全力打造,為加快項目建設注入新的動能和活力。“每個項目的前期手續辦理、落地推進,都由項目建設局領辦、代辦、幫辦,企業只需提供相關手續且‘只跑一次’,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項目建設當中。”通化醫藥高新區項目建設局局長胡志彬説,今年高新區計劃新建、續建項目,預計年底有32個項目竣工,23個項目投産。這些醫藥健康、科技研發類的重點項目,在高新區的産業上、平臺上和主體産業發展上,起到了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作用。

  加快園區建設 凸顯集聚效應

  “富勒稀分子結構有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能在工業、科研、生物醫學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通化醫藥産業的基礎和高新區生物醫藥園區的優勢,吸引了我們投資興業,今年6月項目就可投産。”吉林省福納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慧在介紹總投資2.6億元的富勒稀系列産品生産項目時説。

  2018年,高新區按照市委、市政府“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要求,把生物制藥産業園和醫藥健康創業園作為項目建設的重點,加快實現産業集群、土地集約、要素集聚。

  規劃用地面積3平方公里的生物制藥産業園,重點打造生物醫藥和人參深加工兩個産業集群。目前,園區已引進東寶生物醫藥産業園、君必達制藥産業園、大禹正奇制藥等10個生物醫藥項目和東方紅西洋參産業基地、禧利人參深加工、北域紅西洋參深加工等5個人參深加工項目。這些項目計劃總投資121億元,建成達産後,年可實現産值180億元,利稅50億元。

  同時,為打造一個産業、政策、人才、項目聚集的洼地,建立一個設施齊全化、功能多元化的創新創業平臺,去年伊始,高新區啟動了醫藥健康創業園建設項目。

  創業園佔地面積260畝,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總投資6.3億元,共建有27棟建築,包括25棟建築面積6000到90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和2棟建築面積6500平米的綜合服務中心,集創業孵化、醫藥生産、科技服務、展示交易、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和院士工作站等功能為一體,規劃容納企業50-75戶。項目計劃今年6月竣工並交付使用。目前,17棟標準化廠房已經封頂,8棟標準化廠房正在緊張施工,葵花藥業孕嬰保健食品、天賜生物科技、信智大數據平臺等20個項目待廠房建成後即可入駐。

  創業園建成後將進一步延伸醫藥健康産業鏈條,實現醫藥、物流、保健食品、電子信息、商務服務和科技服務業融合發展,促進産業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産品由中低級向中高級邁進,預計年可實現産值50億元,利稅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