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長春市消協警示家裝六大陷阱
中國吉林網  2018-05-09 16:58:28

  原題:交了38000元 家裝公司關門了!長春市消協警示家裝6大陷阱

  中國吉林網5月9日訊(吉網 吉刻APP記者 路豐源):吉網、吉刻APP記者從長春市消協獲悉,家裝是專業性較強又非常繁雜的一個系統工程。由於家裝市場激烈竟爭,一些家裝企業抓住消費者不懂行、資金投入大的特點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僅2017年,長春市受理因家裝所引發糾紛就達213件。

  主要問題表現在缺乏誠信體系,利用虛假廣告誤導消費者、採用低報價及價格分解設置報價陷阱、採用偷工減料謀取不正當利潤、輕易承諾而不兌現等;特別是一些家裝公司由於管理等諸多問題導致無法繼續正常運作便關門走人,帶給消費者極大的利益損害。

  案例:近日,長春市消協接到一位外地消費者投訴稱:因在長春購買一套商品房,也不了解當地裝修公司狀況,在他人介紹下,找到寬城區一家裝公司進行家裝,合同約定家裝資金58000余元,按合同施工約定,投訴人先期付款38000元,可工程剛幹了一點,家裝公司便關門消失,且消協在調查中已無法找到和聯繫到責任人。

  長春市消費者協會提示消費者:選擇裝修公司當心有陷阱,要做到六防範:

  一防忽悠陷阱。選擇裝修公司時不要輕信裝修公司口頭的承諾和廣告宣傳,被各種促銷和所謂“低價”吸引,而應該充分考量公司的品牌、綜合實力以及信譽。消費者在裝修選擇前應確認裝修主體合法性。 現在,一些家裝公司以各種優惠名義招攬業務,消費者在確定裝修前,一定要首先確認所屬公司的真實性、合法性,看是否有營業執照、是否具備裝修資質,公司是否有固定的工作地址和聯繫方式,不要被散兵遊勇蒙蔽(如某知名裝飾公司的前工長等)。同時要注意查詢該家裝公司信用及評價情況,否則一旦發生消費糾紛,可能會因為消費者找不到裝修方人員,而無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防樣板間説事陷阱。消費者在裝修中,一些裝修公司會以裝修完的樣板房來做銷售。一方面證明裝修施工隊水準;另一方面通過樣板搭配銷售更多材料獲取更大利潤。所以消費者選擇裝修施工隊伍不要固定在第一印象上,樣板間雖好,但畢竟是通過精心施工完成給大家看的。裝修品質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施工隊的整體水準,所以在裝修之前,業主還要考察一下裝修公司所用的施工隊。

  三防合同陷阱。裝修有別於其他服務行業的地方在於施工過程中存在諸多變數,簽訂一份完整的裝修合同才是最好的維權武器。建議:相關條款規定越詳細越好,特別是對看到的已選擇的、自身有意向要求的、對方承諾的條件和項目、所購商品的項目和單價、交付款週期、違約責任、增減材料、變更項目還有改變原有設計方案等及涉及空間、平面、色彩、家居配置及環境佈置等不要怕麻煩,消費者一定要將這些內容寫入合同,以免出現糾紛時由於沒有充足證據而使自己處於被動境地。

  在合同擬定完畢後,消費者還需認真閱讀每一個細節,比如合同主體是否明確、權利義務是否分清、是否有增減項加入合同等,以免事後因為某些條款的疏漏,造成與裝飾公司的糾紛。

  四防套餐、定金陷阱。近年來,家裝市場上出現了套餐銷售形式的家庭裝修模式(拎包就可入住)。據了解,這種裝修模式主要是通過對主輔材料、傢具、配飾等産品的整合,根據不同套餐額度提供相應的裝修方案,同時還可以根據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進行調整。然而,個別家裝公司先報出較低的裝修套餐,勸説消費者交納定金,但在消費者交完定金後,裝修設計人員根據上門測量結果出具的裝修預算卻遠遠高於消費者選定的套餐,此時,消費者一旦反悔,將無法要回定金或受一定損失。所以,消費者在確定裝修套餐時,要了解套餐內容,詳細比較,一定要選擇符闔家庭實際需要的套餐。對於在裝修設計環節要求消費者交納定金的,消費者尤其要小心,要謹防裝修公司以消費者不履約為由拒不退還定金。

  五防材料、變更項目陷阱。消費者在裝修用材期間一定要注意選好和核實家裝材料;要注意在裝修材料的使用上,遵守“先檢後用”的原則,對所有家裝材料在使用前都要同合同中約定的內容認真查驗核實清楚材料的品牌、規格、價格、型號、數量,以免出現差錯。家裝過程中,變更或者減少工程項目是常見的事情,由此引發的消費糾紛也層出不窮,所以在變更或者減少工程項目時,雙方一定要協商,做好書面記錄,簽字認可。

  六防品質陷阱。在裝修過程中,除了裝修公司要嚴格把好施工品質關外,消費者要嚴格按照工程進度把好裝修品質關,做到每個施工環節心中有數,維護權益要主動。必要時,消費者要依照合同約定內容監督施工品質,裝修品質達不到要求發生爭議的,消費者要留有憑證,並依法維權。

編輯:杜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