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長春市雙陽區:蟹肥 蝦壯 稻米香
長春日報  2018-09-20 09:09:11

  原題:蟹肥 蝦壯 稻米香

長春市雙陽區:蟹肥 蝦壯 稻米香

馬場村600公頃水稻開始收割。 苑激剛 攝

長春市雙陽區:蟹肥 蝦壯 稻米香

農民展示稻田裏收穫的小龍蝦。

  長春日報9月20日訊(記者 趙猛佳):9月19日,長春市雙陽區奢嶺街道馬場村的稻田裏,四台聯合收割機轟鳴,層層稻浪在秋天艷陽的照耀下泛著金光。村部大院裏飄出陣陣米飯的香氣,村民們端出自家新米煮成的米飯,擺上剛剛出鍋的蒜香小龍蝦和清蒸螃蟹,唱著二人轉,扭著大秧歌……共同慶祝首屆農民豐收節,分享豐收的喜悅。

  馬場村是水稻育種基地,全村共有水田600公頃,佔耕地面積的90%。“我們村是水源一級保護區,水質好。我們借助這個優勢,向生態農業要效益。”馬場村黨總支書記李華靚介紹説,該村在稻田養魚、養鴨的基礎上,今年嘗試在稻田裏養殖螃蟹和小龍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當日,馬場村的吉林省晟華農村電商創業服務有限公司與吉林榆倉鴻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整合馬場村水稻資源,共同推廣種養結合的生態農業和稻米品牌。

  “稻田裏養殖小龍蝦的技術我們已經申請了國家專利。今年打造了3000多畝示範田,共投入小龍蝦苗50萬尾、蟹苗30萬隻,成活率65%。現在保底可收小龍蝦30多萬尾,螃蟹近20萬隻。按市場價格估算,小龍蝦每斤29元,螃蟹論個賣,每畝地能增收800~1000元。”吉林榆倉鴻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邢東學用實實在在的收成説服了還在觀望的村民們,預計明年參與這種生態種植的農戶將達到70%。

  “我家一共有5坰地,能打11萬斤稻米,今年也試著養了一些蝦和蟹,大概起出三四百斤,多收入2萬多元。”村民李岩告訴記者,為了養殖小龍蝦和螃蟹,他投入1萬多元挖渠、買設備,雖然算總賬賺得並不多,但他相信明年會更好。

編輯:田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