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白城市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綜述
吉林日報  2019-01-28 09:50:12

  原題:新氣象 新擔當 新作為 鏗鏘奮進 加速振興——2018白城市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綜述

2018白城市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綜述

  商貿流通日益繁榮

2018白城市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綜述

  農業喜獲豐收

2018白城市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綜述

  城市交通便捷高效

2018白城市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綜述

  城市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2018白城市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綜述

  産業扶貧帶動農民增收

2018白城市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綜述

  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2018白城市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綜述

  生態旅遊蓬勃發展

2018白城市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綜述

  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

2018白城市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綜述

  新建體育場投入使用

  攝影:戈馳川 李曉明 潘晟昱

  吉林日報1月28日記地(記者 戈馳川 于凝 尹雪 張磊):時序更替,華章日新。2019年新春來臨之際,回望過去一年白城的發展,依然極不平凡。面對嚴峻複雜形勢,白城市委、市政府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全市幹部群眾,勠力同心、砥礪奮進,“三大攻堅戰”完成階段性任務,“四項重點工作”取得標誌性成果,一系列重大考驗化危為機、重大挑戰有效應對、重大項目落地見效,開創了白城全面振興發展的嶄新局面。

  回首2018年,白城經濟社會發展亮點頻現:生態建設保護持續加強,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經濟發展品質效益穩步提升,老城改造實現全面勝利;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強宣傳文化引領,推進民主政治建設,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增強;全面加強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建設,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今天的白城,振興發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加快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推動發展的精神更加振奮,200萬鶴鄉人民正滿懷信心、意氣風發地朝著建設幸福美好新白城堅定前行、闊步邁進。

  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品質效益同步提升

  落實高品質發展要求,著力穩增長、促轉型,主要指標增速排在全省前列。預計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增長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固定資産投資增長5%,總體呈現平穩向好態勢。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6.8%,增幅全省最高。現代農業全面發展。主推10種新技術、新模式,棚膜面積發展到17.6萬畝、增長27%。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佔比39%,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達到86%。洮南市被命名為中國綠豆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全程機械化示範縣。農業生産能力的提升,加之降水充沛、雨熱同期,全市糧食生産獲得大豐收,總産量達到95.8億斤,創歷史最高水準;增長13%,居全省首位。有效防控非洲豬瘟、牲畜口蹄疫等動物疫病,畜禽規模化養殖比重接近50%。工業經濟企穩回升。開展助企脫困活動,華銳風電恢復生産,德爾福派克新上全自動生産線,安費諾金事達産品達到歐6排放標準,雛鷹建成飼料智慧化工廠,白城發電公司、中材科技、戈壁能源等50戶重點企業産值增長20%以上。清潔能源裝機增長14%,棄風率降至8%以下。全市新入統規上企業31戶,新增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8戶。工業投資增長94.9%,保持全省第一。服務業轉型步伐加快。新增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41戶。洮寶大學生創業園、森昊物流園獲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20億元,外貿進出口增長8%。生態旅遊發展勢頭良好,嫩江灣榮獲“中國最美休閒勝地”稱號。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分別增長13.8%和7.4%,民營經濟呈現蓬勃生機。

  項目攻堅再獲突破 招大引強成效顯著

  按照全省“三抓”“三早”部署,深入開展精準謀劃、精準招商、精準服務“三精準項目攻堅”。招商引資持續發力。堅持“産業樹”理念,謀劃包裝億元以上項目114個。成功舉辦白城—嘉興對口合作商協會、燕麥産業發展合作對接會,九新30萬噸燃料乙醇、魯能15萬千瓦風電開發、弘泰煤焦油輕質化二期等項目簽約落地。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203個,産業項目佔比70%以上,創歷史新高。工業園區“雙創”中心、百琦中藥配方顆粒、飛鶴乳品加工、東嘉垃圾焚燒發電等項目開工建設。中一精鍛搬遷改造、澎派植物油、安廣生物質熱電聯産等項目竣工投産。精準服務富有成效。落實重點項目秘書制,實行重大項目專班推進。東北地區唯一的50萬千瓦光伏應用領跑基地,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創造了優選評審、開工建設、並網發電等“七個全國第一”。尤為欣喜的是,投資100億元的梅花集團30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一期工程完成投資60億元,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産,不僅體現了負責任大企業超常的建設速度和一流的管理水準,更展現了白城幹部服務大項目的高標高效和責任擔當。

  環保督察整改有力 生態環境大幅改善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建設生態白城、美麗白城。整改工作全面落實。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狠抓中央和省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整改任務全部達到序時進度。出臺配套制度文件62項,治理保護長效機制更加健全。生態工程有序實施。完善河湖連通配套設施,引蓄水10.9億立方米,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順利通過驗收。綜合治理草原126萬畝,規模化種植燕麥30萬畝。植樹造林37.5萬畝,修復濕地24萬畝,歷時三年的“造林還濕雙百萬”任務超額完成。污染防治紮實開展。深化藍天、清水、凈土行動,白城市榮獲“吉林省節水型城市”稱號。落實“一河一湖一策”,秸稈能源化利用、畜禽無害化處理、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鹽鹼地治理等綠色環保項目加快實施。在全省率先探索出市場化整合供熱企業新模式,市區熱電聯産率達到85%,燃煤量、有害氣體排放量均減少55%。空氣優良天數佔比97%,保持全省首位。持續的生態投入和有利的氣候條件,使多年不見的濕地草原美景重現瀚海大地。

  精準扶貧紮實有效 脫貧戰果持續擴大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紮實開展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産業扶貧發揮效益。推廣“雙帶四增”産業扶貧模式,落實産業扶貧項目1442個。投入補貼資金1.4億元,發展庭院經濟19.6萬戶、18.8萬畝。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運營良好,已給貧困戶分紅4664.6萬元。電商服務站覆蓋所有貧困村。扶貧車間發展到55個。政策保障精準落地。完善“三下沉兩提高一兜底”醫療扶貧措施,支出政府資金4000余萬元,惠及8萬餘人。“健康快車”項目圓滿完成,免費為1207例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鎮賚縣健康扶貧工作獲得國家衛健委、國務院扶貧辦通報表彰。跟蹤幫扶6196名貧困學生,沒有一人因貧輟學。開展助行、助聽、助視救助活動,1.5萬名殘疾人享受到精準康復服務。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改造危房9893戶、廁所9114戶,文化服務中心、健身路徑、安全飲水實現貧困村全覆蓋。通榆縣完成31個村異地扶貧搬遷,大安市大崗子鎮7個村實現整體搬遷。開展“六清”集中整治,村屯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初步建立,成功打造17個市級樣板,鄉鎮、村屯環境實現歷史性改觀。洮北區黎明村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包保幫扶深入開展。市縣鄉聯動開展駐村“三幫扶一推動”活動,各縣(市、區)相繼開展“百日攻堅”“百日會戰”等活動,“遠學四川、近學鎮賚”在全省形成共識。冬季大培訓、百企助百村、駐軍幫扶、志智雙扶等活動富有成效。預計年度脫貧3.9萬人、退出225個貧困村,鎮賚縣、洮南市通過脫貧摘帽初審,全市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老城改造全面完工 海綿城市樹立樣板

  堅持建設、管理接續發力,加快推進“四城聯創”,打造最乾淨、最整潔城市。改造提升圓滿收官。高品質完成了老城改造收尾工程,公園、廣場、小區、步行街等設施配套完善,主要街路電力、通訊管線全部入廊,綠化、美化、亮化、凈化全面提升,城市面貌華麗蛻變。海綿城市成效凸顯。成功經受多次強降雨考驗,實現大雨不內澇、小雨不積水。白城市榮獲全國海綿城市建設“樣板城市”,創造了全面完工、經驗總結、案例發行“三個全國第一”。全省城市老舊小區整治提升暨海綿城市建設現場會在白城市召開。城市管理全面加強。開展“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動,“清潔城市·美麗家園”集中治理卓有成效。小區包保和物業管理實現全覆蓋。智慧城市指揮中心投入使用。白城市通過省級衛生城考核驗收,被授予“吉林省園林城市”,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大安市、鎮賚縣、洮南市榮獲省級文明城市。廣大市民的文明素質、公德意識顯著增強,獲得感、幸福感、榮耀感前所未有。

  改革開放深入推進 營商環境全面優化

  以改革開放40週年為重要契機,狠抓改革創新增動力,擴大開放添活力。重點領域改革不斷深化。推動“三去一降一補”,減輕企業稅費負擔6億元。電力直接交易5.8億度,增長71%,有效降低用電大戶成本。開展“金融助振興”活動,對域內重點企業信貸投放17.6億元。出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土地確權頒證、國有林場改革、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農業“兩區”劃定順利完成。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進度全省領先。“放管服”“只跑一次”改革步伐加快。發佈新版政府部門權責清單,下放行政權力32項。公佈“零上門”和“只跑一次”事項2006項,佔比94.8%。“互聯網+醫保”典型做法獲國務院通報表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全面加強,全國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提升127位。白城市榮獲“中國企業營商環境十佳城市”。對外開放合作深度拓展。白齊興跨省生態經濟合作區列入國家《東北西部生態經濟帶規劃》。白城市與興安盟簽署區域合作協議,與長春市、嘉興市對口協作取得積極進展。成功舉辦國家燕麥産業發展學術交流會、第二屆道地關藥産業發展論壇。平齊、通讓鐵路電氣化改造竣工通車,雙嫩、松通2條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國道302東繞越線全線貫通,白城機場運送旅客突破6萬人次,日益完善的交通體系有力促進了開發開放。

  民生保障不斷增強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克服財政困難,優先解決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民生實事全面兌現。新增城鎮就業4.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7.4萬人。大學生、農民工返鄉創業4960人。大安市榮獲“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全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增長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突破萬元大關。提高醫保、低保待遇標準,實現低保線、扶貧線“兩線合一”。市養老服務中心開工建設,滑冰館主體竣工,體育場投入使用。新能源公交樞紐投入運營,新建農村公路455公里,創建“四好農村路”示範路72條。推進“百兆鄉村”項目,新增光纖用戶1.8萬戶。棚改回遷安置1萬套,公租房分配1500套。解決“無籍房”1萬餘戶,完成進度居全省前列。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市農科院燕麥研發團隊榮獲“黃大年式科研團隊”稱號。鎮賚縣成來電氣院士工作站獲批,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落戶大安,柔性引進院士3人,院士團隊專家45人。改造薄弱校19所,白城素質教育基地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健康白城”建設紮實推進,多層次醫聯體、醫共體全面啟動,創新完善肺結核患者保障體系在全國推廣。在全省率先探索“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新模式,實現了服務、互動“零距離”。開展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活動,白城市被中宣部列入全國“百城百縣百企”調研城市。通榆縣被列入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成功舉辦首屆中國·白城半程馬拉松。建成防震減災科普館,白城市被評為“全國防震減災工作先進單位”。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擁軍優撫政策得到落實,駐軍部隊停止有償服務如期完成。社會治理安定有序。全面加強政府監管,有效防範各類風險。深入開展“安全生産治理年”活動,安全生産形勢穩中向好,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事故,實現食品、藥品安全事件“雙無”目標。化解信訪積案410件,信訪總量持續下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推進,全國禁毒示範城市創建全面展開。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廣播電視、人口計生、婦女兒童、殘疾人、老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氣象、人防、檔案、地方誌、紅十字會等事業實現新突破。

編輯:杜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