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五縣(市)區巡講12.6萬農民將受益 長春“送技下鄉”打響“大培訓大對接大招商”第一槍
吉林日報1月17日訊(記者 孫翠翠 實習生 林冬雪):
新年伊始,長春市全面掀起農業科技培訓熱潮。
“送技下鄉”撒下科技興農火種。
新型職業農民、種糧大戶學習熱情高漲。
新聞提示
堅持“科教興農”是黨中央的戰略決策,在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被再次強調,農業農村部把“強化農業農村科技裝備人才支撐”作為2020年農業農村工作的10項重點任務之一作出全面部署。
吉林省高度重視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在2019年11月下發的《2019-2020年度全省冬春農業科技培訓方案》中,明確了吉林省冬春農業科技培訓活動的實施辦法、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和具體要求。
長春市率先行動,結合實際,下發《2019—2020年度長春市冬春農業科技培訓方案》,組織開展“科技之冬”送科技下鄉活動,組織講師團赴各縣(市)區巡迴宣講培訓,撒下科技火種,各縣(市)區根據當地特點和農民需要,進一步深化、細化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打響“大培訓大對接大招商”第一槍,一場農業科技培訓活動在長春市正形成“燎原之勢”……
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現代農業,需要堅持科技強農。近年來,長春市農業科技創新步伐明顯加快,成果轉化推廣不斷加強。春種、夏長、秋收,田間地頭大展身手的“新玩意兒”“黑科技”,正是長春以科技為支撐,走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的生動縮影。
新春伊始,長春市冬春農業科技大培訓活動全面啟動。一支由權威專家、行業精英等組建的農業科技講師團,分赴長春各地,巡迴宣講。各縣(市)區以送教下鄉、送技上門、電視講座等形式,深入農戶、集市,對農民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據了解,春耕之前,將有12.6萬農民、2000名農技人員接受培訓。
講解新形勢新政策 激發農村生産活力
“要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加強基層農技人員培訓,加強鄉鎮和村組幹部培訓,要創新培訓方式……”在1月3日的培訓啟動儀式上,長春市副市長賈曉東對冬春培訓提出了要求和方向。
賈曉東介紹,此次培訓,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用新發展理念衡量工作、指揮行動、訓練幹部”的總要求,是落實長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全市開展“大培訓、大對接、大招商”解放思想三大活動的具體舉措,也是適應“三農”發展新形勢、滿足基層幹部群眾對科技培訓需求的現實需要。
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如何?我國農業農村發展趨勢怎樣?中央一號文件又釋放哪些信號?培訓會上,長春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孔令波結合五縣(市)區特點,深入淺出地講解引來陣陣掌聲。
“扶貧攻堅,産業得先行!沒有産業,即使短時間脫貧,也容易返貧!扶貧産業如何開展?有哪些利好政策?”專家邵建廷分析形勢,把農村産業扶貧路徑及相關政策及時傳播到農業帶頭人身邊。
“大培訓把最新政策、先進技術送到農村,這對激發農村生産活力十分有作用……”德惠、榆樹、農安、九台、雙陽五縣(市)區,積極組織農業農村局幹部、農技人員、鄉鎮及村組幹部、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代表參加了培訓。
傳播新技術新模式 強化科技人才支撐
“以前都是按老傳統種地,現在成立合作社必須實現科學種田。什麼種子更適合當地?肥料怎麼施用更綠色有效?如何防蟲防病效果好?”德惠市豐農農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振慶告訴記者,2019年他種了320公頃大田,22公頃蔬菜,亟需科學管理經驗、相關種植技術。培訓會上,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戶表達了強烈的科技需求。
于曉東專家講解的“農業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王利斌專家講解的“玉米保護性耕作全程機械化技術”,孟洪濤專家講解的“設施蔬菜及食用菌栽培技術”,金玄吉專家講解的“水稻栽培技術”,孫德生講解的“化肥減量增效、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新技術新模式正是農民所需。
巡講只是撒下“火種”,更多更細緻的工作還需各縣(市)區深化、做實。
1月3日,巡講首場在德惠市結束後,德惠市馬上行動。相關負責人表態,在每個鄉鎮至少舉辦三次農業科技培訓。同時,在當地電視臺舉辦20期電視講座,在黃金時段播出。活動當天,德惠選出100名技術骨幹,每名技術骨幹包5名大戶併入戶指導,再通過大戶示範、帶動散戶。相關部門進行包村,把最新的政策及時傳達到戶。1月7日巡講團來到榆樹,榆樹市表示這個冬春將完成2.5萬農民培訓。8日,農安縣在巡講培訓會上同時啟動農安縣培訓大會,在完成不少於2.5萬農民培訓的同時,把主要培訓對象設定為新型職業農民。9日、10日,巡講團所到九台區、雙陽區收到好效果,兩地也制定了相關培訓計劃。
長春市科技人才支撐進一步強化。
送來新理念新方法 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産業振興怎麼做?我們有想法,有幹勁兒,但更需要武裝自己的頭腦……”一位鄉鎮幹部稱。
此次冬春大培訓,以需求為導向,以“幹啥學啥,缺啥補啥”為原則,傳播了新理念、新方法,為鄉村振興助力。
各縣(市)區的培訓,注重技術培訓向注重理念更新和市場開發培訓的轉變,技術技能培訓與品牌創建相結合,找市場、上項目相結合。通過培訓增強農民發展新産業新業態和綠色興農、品質興農、品牌強農的意識,著力提高其自我學習能力、自我發展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
此次培訓,提高了各級農技人員指導服務“三農”水準,更好發揮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組織引領作用,打通“農業科技應用最後一公里”。
新時代“三農”工作對鄉鎮、村組幹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培訓,增強了鄉振幹部服務“三農”的真本領。使其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好“領頭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