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更精 更細 更高産——前郭縣以田間精細管理促增收記事
俗話説:“有收沒收在於種,收多收少在於蟲。”松原市前郭縣王府鎮的肖志建經營著300公頃土地,對於田間管理的重要性,肖志建覺得産量最有説服力。
“去年一公頃地收成2.3萬斤,比田間管理一般的地塊至少多打2000斤。”經營合作社4年來,肖志建在種地上,一直堅持“三分種七分管”。
“了解自己的地是什麼情況,搞好田間管理,施肥、除草、除蟲,每一步都不能大意,這樣才能既有規模又有産量。”肖志建説起種植的經驗,總是停不下來。
2019年夏季雨水充足,但也帶來了光照不足的困擾。“在玉米揚花期遇上連雨天,如果不及時人工干預,玉米容易結粒不飽滿,影響産量。”為此,肖志建特意向當地的農藝師諮詢,及時解決了這個問題。
肖志建坦言,豐産增收,精細的田間管理還需配合適合土地實際情況的耕種技術,“比如免耕技術,省工省力,增加土壤有機質,還能存住水分。”
田間管理,貫穿于整個農業生産過程中,科學的田間管理省時省力,效益好。科技的進步使管理設施逐步升級,“高科技”“智慧化”成為種糧大戶和廣大農戶的好幫手,隨著更多先進的田間管理技術的引入,農業生産變得更加高效,收益也得到提升。為此,前郭縣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實施農作物綠色防控飛防作業,開展了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和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實施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實施農機深松整地作業,逐漸形成一條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田間管理和農業技術的不斷“加碼”,為農業生産增産增效奠定了基礎。科技試驗示範、農産品品質安全、農業産業化等都在為前郭縣農業的提質增效發揮著效能。
以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為目標,加強培訓,積極推廣農機農藝結合、良種良法配套的先進適用技術,加強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範,其中包括開展區域實驗、推廣新品種、推廣畜禽品種改良新技術、稻魚綜合種養等。
為創建國家農産品品質安全縣,前郭縣逐步完善農産品品質安全檢測中心建設,建立健全鄉鎮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督檢測體系,加強農産品品質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加大農産品的監管力度。2019年,前郭縣農産品加工省級龍頭企業數量達到了12戶;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創建2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完成了農業産業化項目,落實國家、省、市級的農業産業化項目。(吉林日報記者 陳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