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新發展理念推動圖們江區域海洋經濟合作
吉林日報  2020-07-03 09:33:24

  原題:以新發展理念推動圖們江區域海洋經濟合作

以新發展理念推動圖們江區域海洋經濟合作

劉曙光:人文地理學博士,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應用經濟學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海洋發展戰略、區域創新與國際經濟合作等領域研究。

  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正式啟動,預示著圖們江區域向海而興的大幕隆重拉開。

  一、新時代區域海洋經濟合作內涵解讀

  作為海洋經濟2.0版的藍色經濟,是對傳統海洋經濟概念的發展和提升,泛指從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現實需求出發,以海岸帶空間為基本載體,統籌臨海經濟、涉海經濟與海洋經濟發展,以海洋資源開發為基礎,以海洋經濟發展為特色,以海洋新興産業培育為前提,以海洋生態系統管理為手段的綜合型海洋經濟。藍色經濟強調的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産業協調、海洋環境治理、海洋開放合作、海陸統籌共享等理念,與我國新時代高品質發展所倡導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理念具有內在一致性。

  海洋資源環境的空間屬性使得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成為人類區域發展的內在組成部分,而海洋的全球連通性、邊界開放性和資源流動性,更是繁榮了圍繞海洋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合作並促進其合作區域空間類型趨向多元化,為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提供了經驗借鑒。如何將新發展理念滲入到區域海洋經濟活動的合作體系之中,確需科學辨識全球歷史經驗並認真研判琿春地緣特徵。

  二、區域性海洋經濟合作的歷史與現實經驗

  從區域經濟地理視角縱觀全球人類發展歷史,早期人類文明大多是沿河流域近海或向海文明,走向海洋推動了內陸與沿海地區以及不同大陸跨海交往與發展,區域性海洋經濟發展成為帶動區域乃至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上古時期西亞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流域優越的自然稟賦與陸海通衢的區位造就了蘇美爾至巴比倫的燦爛文明,其下游流域與印度次大陸文明保持著密切的經貿往來。古埃及得益於尼羅河由南向北順流和自北向南盛行風向的自然優勢,較早開展了非洲內陸流域與東地中海沿岸地區的海洋經濟貿易交流。

  中世紀位於歐洲波河平原下游的威尼斯王國,通過拓展亞得裏亞海與愛琴海貿易路線而成為同時期衝破“布羅代爾鐘罩”的發展典範。17世紀中期位於萊茵河口的荷蘭借助優越的陸海交通樞紐位置和接續的業態創新而成為全球海洋經濟集聚區,形成了萊茵河流域中上游內陸工業城市群與流域外全球經濟深度分工的開放發展格局。19世紀以來萊茵河開啟國際自由航行業務,強化了現代歐洲內陸跨流域國際經濟一體化進程。21世紀以來該區域不斷強化陸海一體化的國際流域治理體系,保障了流域及近海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

  三、圖們江區域海洋經濟合作的路徑選擇

  創新海洋經濟合作機制。圖們江流域區域開發與合作的現實進展,充分證明了區域開發與合作機制創新的至關重要性,也打破了傳統區域經濟思維“中心—週邊地”關於邊境地區發展的所謂常規。要充分注重多地緣經濟體海洋經濟合作框架體系設計和多主體協同自主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並通過階段性實踐進行動態調整和改進。

  協調海洋經濟合作利益。作為國際合作直接主體的中國、俄羅斯、朝鮮三國,在海洋環境空間稟賦、海洋資源開發取向、海洋經濟開發能力、海洋經濟成果需求等諸多方面可彼此通過不斷協調和自我反饋加以調整,尋找三國之間穩定的海洋經濟發展共同利益公約數,並以此為基礎,形成雙方和多方合作的項目群及重點工程。

  適應海洋經濟發展環境。圖們江流域及日本海(東海)海域有著西北太平洋沿岸及近海特殊的海陸一體化複合生態系統,溯源、洄遊、過境水生生物種群與海陸生態種群及生境形成脆弱平衡,任何可能的過度開發或將導致區域海洋或海陸複合生態系統的破壞。因此,需要系統考慮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與流域、沿海、近海海域生態環境一體化養護,制定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的海洋空間生態保護專題規劃。

  開放海陸經濟合作網絡。首先,認真研究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過程與長吉圖空間發展戰略的深度對接,形成海洋經濟區與內陸經濟帶的互動。其次,鼓勵參與俄朝沿海港口群及物流、商貿園區建設,提供沿海及近海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技術支持服務。第三,積極承接東北亞及日本海(東海)海洋合作與開發領域的論壇或會展活動。第四,積極參與東亞海(PEMSEA)國際海洋開發與合作活動,提升在亞洲海洋合作領域的地位。第五,積極參與東北亞經北極西北航道通航歐洲及開展極地沿海運輸的有關活動。

  共享海洋經濟合作成果。首先,注重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過程的多利益相關者參與以及階段性成果分享,前期需要注意各參與主體的地位平等性和公正性,保持示範區建設過程的程式合理、渠道透明和意見反饋及時。其次,注重強化示範區建設的社會公眾知情權和參與度,通過規範化宣傳和透明化網絡信息展示示範區規劃及實施進展。第三,繼續發揚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項目問題的學術研究與交流優良傳統,深度挖掘和超前探討示範區建設機理與路徑,塑造新時代海洋經濟合作的新典範。(文 劉曙光)

編輯:杜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