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雙陽: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格局
來源:吉林日報  |  2021-06-24 09:59:19

  原標題:長春雙陽: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格局

長春雙陽: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格局

雙陽區獲評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 高鵬 攝

長春雙陽:黨建引領,開創基層治理新格局

山河街道東升村板石屯黨支部黨員義務栽花

  基層是社會治理的深厚基礎和重要支撐,治國安邦重在基層。

  近年來,圍繞解決好鄉村治理這一重大課題,雙陽區委堅持城鄉一體發展理念,立足健全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執行有力、規範有序、運轉高效的基層治理機制,探索以黨建式引領、參與式互動、共享式營造的經驗做法,創新實施了“1+3+X”基層治理模式。

  短短幾年,成效顯著。雙陽以善於創新的精神、敢於改革的勇氣,探索出了一條以黨建為引領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層治理新路徑,並成功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形成了基層治理的雙陽方案。

  屯組建支部 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實到城鄉基層社區村屯。我們將更好發揮自治、法治與德治的“乘數效應”,切實把治理效能轉化為發展優勢。”正如雙陽區委書記唐鐵生所説,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

  近年來,雙陽圍繞解決好農村社會治理問題這一重大課題,充分借鑒社會治理經驗和治理方式,堅持以居民自治為主,法治、德治為補充,通過黨建式引領、參與式互動、共享式營造,創新實施了“1+3+X”基層治理模式,有效推進了鄉村自治法治德治建設,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激活了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1”,即一個由黨支部統一領導的管理架構,開展屯組黨建和事務工作;“3”,即由屯組委會主任、綜治協管員、婦女委員3名實職委員組成的核心團隊,負責管理本屯組各項事務;“X”,即由若干名有威望的老黨員、種養大戶、致富能人、合作社負責人等志願者組成的義務委員隊伍,參與各項屯組工作。

  “一屯組一支部”“多屯組一支部”,使黨的事業有了最前沿的陣地、使鄉村工作有了最給力的抓手、使農民群眾有了最直接的依靠,普遍感到“黨組織就在身邊”。目前,雙陽區134個村1286個屯組共組建黨支部893個、屯委會1254個。

  一面面旗幟,一枚枚黨徽,有如一盞盞明燈,讓一個個“紅細胞”直達百姓“家門口”。

  幾年間,雙陽區堅持探尋有效治理的戰略路徑,找到社會治理的制高點、切入點、突破點、著力點,把專項治理與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結合起來,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把治理的制高點定位價值引領,引導思想觀念、構建先進文化、塑造社會倫理,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成風化人;把治理的切入點定位源頭治理,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群眾需求,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把治理的突破點定位精細精心,劃分最小的服務單元,破解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把治理的著力點定位法治方式,把社會矛盾預防化解納入法治軌道,不斷提高依法講法、用法靠法的能力。

  在創新基層治理的實踐中,強化資源要素保障,按照選人辦事、建章理事、激勵幹事、有地議事的原則,成立了由區委書記和區長擔任組長的創新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及社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按照“六有”標準合理選址屯組黨支部活動陣地,依據黨章和有關規定制定了屯組黨支部工作職責規範和工作內容。區財政累計支出1300多萬元用作屯組黨支部、屯委會活動經費和屯委會委員的補貼,為屯組黨支部和屯委會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以此調動基層黨員幹部工作積極性和熱情。

  小官辦大事 巧解基層治理“疑難雜症”

  打掃衛生、清理垃圾、調解矛盾、帶頭致富……在雙陽,“1+3+X”成員充分發揮在屯組內威望高,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矛盾糾紛調處、發展鄉村經濟、開展脫貧攻堅、推動掃黑除惡、弘揚鄉村文化、傳承移風易俗、強化基層黨建等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用法理、親情、感情去化解鄰裡矛盾和屯內糾紛,做到了“小事不出屯、大事不出村,情況能穩控、矛盾不上交”。

  小官辦大事,巧妙地解決了農村基層治理的“疑難雜症”,成了“百姓辦事的貼心人”“致富路上的領路人”“鄰裡矛盾的化解人”。

  近三年,全區“1+3+X”成員共組織排查問題1200余人次,排查各類隱患16000余個,幫助群眾解決問題13000余個。

  雙陽堅持以德為先,“寬領域”開展活動,組織發動屯組黨員幹部,深入開展了“最美屯官、致富能手、‘美麗庭院乾淨人家’、好媳婦、文明戶”等評比活動,加大對最美家庭等先進典型的宣傳推廣,以道德評議和社會輿論的力量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實。

  同時,屯委會按照“大家的事情由大家商量”原則,以順口溜、打油詩、俏皮話等群眾易懂易記的方式,制定富有本屯特色、群眾自覺遵守的屯規民約,讓村民用自己制定的規矩管理自己。

  屯組黨支部堅持“自己的事自己辦”的自治原則,倡導公正、公開、民主,從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低保五保等農民群眾最急需解決和關心關注的問題入手,堅持“四議兩公開”原則,在謀事、幹事、成事上充分發揮群眾的能動作用。特別是尊重農民的自主意願,凡事均召開支部會議、屯組會議,不擅自替農民做主,通過耐心細緻的工作打消農民顧慮、統一群眾思想,真正做到共建共管、公開公正公平,以此贏得村民的信任與支持。近三年,參與議事評議的村民高達1萬餘人次,提出改進意見3000余條,公開各類信息8000余條。

  在化解矛盾的同時,屯組黨支部和“1+3+X”成員指導村民“抱團式”發展産業,拓寬了增收致富的創業門路。

  充分發揮屯組黨支部“主心骨”作用,不斷激發農民黨員立足實際幹事創業熱情,讓基層黨組織在産業鏈上“開花結果”,帶動屯組逐步向一屯一業、一屯一特方向延伸發展,真正實現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專職的人專心做事,使群眾更有依靠、基層黨組織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近三年,全區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1200余人,培育“一品屯”15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000余個、吸納社員1.5萬餘人、帶動貧困戶脫貧200余戶。

  “1+3+X”成員經常活躍在謀劃致富項目、解決生活困難、照顧留守老幼、化解鄰裡糾紛等工作一線,成為群眾的“貼心人”,讓群眾的事情身邊有人管、困難有人幫、矛盾有人調、活動有人領、事業有人辦,使群眾在獲得幫助中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延伸新觸角 更新基層治理“生態系統”

  農村和諧穩定,城市共建共治。

  近年來,在農村推行“1+3+X”基層治理模式的同時,雙陽區堅持以為民、便民、惠民為宗旨,在城市社區將“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的概念進行深化,探索完善“城市管控+基層自治”的工作機制,推動城市管理網格化、信息化、常態化,實現“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網”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結合實際,雙陽區將全區劃分為64個網格,每個網格選舉出一名網格長並配備1-5名網格員及一名網格民警,形成城區“一張網”,做到“網中有格,按格定崗,人在格上,事在網中”,實現集中管理,條塊結合,延伸服務,一崗多責,一員多能。

  網格長和網格員全面熟悉掌握各項服務工作流程,認真履行“十大員”工作職責。網格綜治協管員嚴格遵守各項網格管理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各項網格管理職責。網格幹警工作嚴格遵守各項網格管理規章制度,深入群眾之中,傾聽群眾意見。同時,及時受理報警求助,在規定時限內辦理群眾申辦事項,並積極參與排查調處民間矛盾糾紛,努力把不穩定因素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初步形成了“小網格,大服務”的格局。

  與時俱進,守正創新。

  為向更高水準治理轉型,去年開始,雙陽區在城市社區探索實施“1+3+X”基層治理模式,將農村“1+3+X”基層治理模式的觸角向城市社區延伸。

  全面整合居民小區在籍黨員、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流動黨員等各類黨員,在小區(樓院)成立黨支部。設置樓院管理委員會主任、綜治協管員、服務保障員3個崗位。由熱心社會公益、樂於服務管理、有奉獻精神的轄區居民、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在職幹部職工組成“X”這個志願者隊伍。

  協調解決問題,做好矛盾調解,抓好生産生活安全,防火防盜,監督私搭亂建、樓道亂堆亂放、佔用公共綠地等行為,做好家政信息服務、文體健康指導,對接服務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抓好居民道德合約、家風家訓建設……隨著這種模式在城市社區發揮作用,使全區基層治理的“生態系統”逐漸形成。

  到今年年末,黨支部應建盡建,充分發揮小區(樓院)黨支部主導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使小區(樓院)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鞏固,社區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小區環境管理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黨群幹群關係進一步融洽。

  到2022年,力爭使50%的居民小區達到規範化建設標準。

  到2023年,基本實現小區(樓院)黨的建設和各項工作全覆蓋,促進社區服務管理走上科學化、規範化的軌道。

  雙陽區基層治理的新模式,在新時代更見其價值。通過這一模式與巡察工作有機結合,推動巡察監督與群眾監督貫通融合。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雙陽走出的一條以黨建為引領的基層治理新路,必將再綻新彩。

編輯:陳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