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特稿 | 與時代同頻共振 12年“小巷”歲月裏的傳承與堅守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03-08 15:54:26

  國際在線吉林消息(王勝男):經過歲月沉澱的長春,衚同裏藏著時代的變遷。紅磚變水泥,平地起高樓,裹著“煙火氣”的衚同熙熙攘攘,東北振興發展的每一步,都走在了長春的衚同裏。從“公社主任”到“社區書記”,一個稱謂,一群人用他們的質樸熱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小月”到“趙書記”,一個人,用她的12年青春歲月,接力兩代社區人的傳承與堅守。

  2011年的長春市社區,還在探索基層自治的新路徑。當時,社區還沒有被劃分成網格化管理,老百姓對大多數社區工作者的印象還停留在戴著紅袖標、手拿大冊子的“居委會大媽”。

  大學本科畢業一年後的趙月,進入到長春市南關區南嶺街道百屹社區工作。這個從小學習柔道的姑娘“天不怕、地不怕”,於是,在20歲出頭的年紀,趙月拿著一本厚厚的居民“花名冊”,頂著一張稚嫩的臉龐,開啟了走街串巷、挨家挨戶上門登記的社區工作生涯。

  “當時,百屹社區的老委主任是一個60多歲非常有經驗的‘老人’,居民們見了我的第一面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他們説,現在的社區工作者都這麼年輕嗎?”趙月笑著説。於是,那些老年居民都親切的稱呼趙月為“小月”。

  “小月,我家下水道漏水了,你能不能過來看看?”

  “小月,我老伴兒想辦個低保,你能不能幫她辦辦?”

  每次居民遇到難題,趙月總能耐心又細心,膽兒大又“麻利”地幫助居民解決問題,於是,百屹社區的居民漸漸改變了對趙月年齡的偏見。

吉林特稿 | 與時代同頻共振 12年“小巷”歲月裏的傳承與堅守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0308141334

問需於民,工作中的趙月認真記錄徵集居民訴求。 供圖 受訪者

  趙月的母親也是一位社區工作者,當時在長春市寬城區興業街道新村社區擔任社區書記。成長記憶裏,母親雖然患有腦供血不足,但依然每天都早出晚歸,猶如戰士一般,處理居民大事小情,忙得不可開交。

  “那個時候我很不理解母親,一個月開不了多少錢,還這麼拼命幹,圖個啥呢?”趙月説,母親經常對她教育,從事社區工作你付出的、收穫的是用金錢無法衡量的,“我們收穫的是一種社會的價值感和認同感,是百姓拿你當家人一般的溫暖。”

  百姓拿你當家人!短短的幾個字,卻鏗鏘有力,深深地印在了趙月心中。

  2012年左右,伴隨著各地創新社會治理工作的開展,網格化管理這種新的社會治理方略應運而生,長春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南關區作為全國試點,率先當上“排頭兵”。趙月成為了一名網格長,管理著463戶轄區居民。

  入戶走訪、徵集訴求、排查隱患……趙月一點點勝任了網格長工作,與居民快速打成一片,工作表現尤為突出。懷孕5個多月時,她挺著大肚子勇敢地衝鋒在前,率先敲開了居民的門,協助民警抓捕了轄區內潛藏的危險人員,收穫了居民無數好評;物業常年失管的小區,她主動擔當扛起責任,協調駐區企業和人員,為居民一點點改善居住條件。

  2014年,南關區率先探索隊伍建設規範化、職業化、年輕化,一批年輕幹部被提拔重用。因為在工作中表現突出,趙月從網格長直接升任社區書記,這在當時可以説“史無前例”。

  從團隊中年齡最小的“小月”直接提拔成了社區書記,當時的趙月,心有千斤重。社區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如何讓百姓更加滿意?如何管理和帶領好社區團隊?這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給僅僅在社區工作3年的趙月,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當時,也是趙月剛剛生完孩子的一年,愛人常年奔波在外帶隊打比賽、母親即將退休面臨返聘、父親尚未退休仍要工作,面對剛出生的兒子即將無人照看,趙月一時間無法抉擇,她割捨不下熱愛的工作,放心不下惦念的居民,更不想兒子無人照顧。

  兩難抉擇之際,趙月的母親決定割捨熱愛了三十多年的社區事業,替換女兒照顧孩子,而趙月則肩負著母親對自己的囑託與希望,居民對自己的期望,走上了社區書記的崗位。

  “我兒子如今9歲了,這九年裏孩子一直都是母親在照顧,母親雖有工作上的遺憾,但看到我如今可以獨當一面,也對社區工作融入了許多創新的舉措,她也深深為我驕傲。”趙月説,對母親、對兒子、對家人,她一直覺得非常虧欠,就像以前,母親覺得虧欠她一樣。曾經,在趙月即將被推進産房時,母親在忙著社區迎檢,趙月以為出了産房就可以看到母親,但直到手術結束睜開眼睛,趙月接到的也只是母親的一通電話。電話那頭,母親依然在忙碌地安排著工作。

  也許,這就是兩代社區人的傳承與堅守,也許,這就是平凡的社區工作者創造的不平凡。

吉林特稿 | 與時代同頻共振 12年“小巷”歲月裏的傳承與堅守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0308141339

趙月參加中國共産黨吉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 供圖 受訪者

       6年,經過在百屹社區的歷練,趙月面對社區工作更加從容、更加成熟。2016年,趙月擔任南關區民康街道九聖祠社區的書記。九聖祠社區位於南關區中心城區,是吉林省單體面積最大的城市社區,居民4815戶,15050人,其中女性7826人,兒童768人。轄區內老舊散小區佔到80%,社區管理難度可想而知。

       永遠衝在前面,永遠走在前面,趙月接過新時代社區書記的“新老”接力棒,不斷開拓創新,探索新時期基層治理方式。

  在九聖祠社區至今,她不斷創新載體活動和項目,主動“連結”各類企事業單位等社會資源,為轄區老中青、婦女兒童群體、困難失業等群體,接連開創了“一個人的電影院”、“照亮回家路”、“搭把手不孤單”、“課本劇進我家”、心“晴”陽光、“守護健康”、“快樂四點半”、“點亮微心願”、“溫暖夕陽”、“貼心管家”等10個創新引領項目,全覆蓋社區人群。

  趙月帶領九聖祠社區在全長春老舊小區裏率先通過物聯網實現智慧小區建設,在90年代建設的老舊散棄小區裏實現11棟樓、20個出口的電子監控設備全覆蓋。

  為了應對“銀發潮”,她在社區創建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向老年人想要的、大部分社區都不敢深入的“醫療”領域搭建服務載體。引進吉林省居家養老協會,開通“就醫綠色通道”,將轄區老人的醫療服務由以前的醫療“宣講”層面深入到醫院預約、掛號、對接專家、全程陪診、遠程會診,推進社區居家養老和醫療服務向前邁進一大步。

  “女性能頂半邊天”,在九聖祠社區,這句話是黨建帶婦建的真實寫照。趙月將書記和婦聯主席“一肩挑”,將責任扛于肩上。成立九聖祠社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婦建聯盟”,在社會組織和駐街單位、網格中建立了“婦女微家”,不斷整合社會力量,發揮婦聯執委作用,以項目化服務方式,解決轄區廣大婦女兒童的需求,累計受益女性兒童及家庭2萬餘人次。

  疫情期間,九聖祠社區開啟了巾幗服務崗,趙月帶領社區全部女性工作者衝鋒在前,24小時值守“卡口”,最忙的時候連續半個月沒有回家,2022年疫情時期更是70多天沒回家,電話24小時被居民打“爆”,家裏人常常是幾個小時都打不通她的電話,“視頻時,兒子在電話這頭哭,我在電話那頭哭。”趙月哽咽了。

  疫情期間,趙月把巾幗服務崗的牌子放在了所有服務崗位牌子的最前端,就是要讓百姓們看到婦聯組織在這個艱難的時刻與大家同在,這個崗就是各級婦聯組織機關幹部、婦聯巾幗志願服務小分隊。她們,是母親、是女兒、是人妻,但是在百姓面前,她們只有一個身份——時刻以百姓為先的社區女性工作者。

  2022 年,隨著吉林省啟動“基層建設年”,出臺系列文件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以趙月為代表的社區工作者,他們的待遇逐步提高,保障機制逐步完善。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加入社區,到最基層默默奉獻。

  奮進的春天在吉林,2023年3月,小巷傳佳音,趙月被授予“2022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如今,在南關區、在長春市、在吉林省乃至全國,有越來越多的“趙月”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肩負起新時代女性的責任擔當。

編輯:黃非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