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吉速報丨開館!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新館今天正式開放
吉林大學與長春市合作共建的“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新館今天上午正式對社會開放。新館使用面積近1萬平,位於長春市博物館的2層、3層、4層,其中2層3層為4個常設展廳。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是一座高校人文社科歷史藝術類博物館,目前藏品約計10000件,其中珍貴文物約500件。館藏文物有青銅器、瓷器、玉器、錢幣、甲骨、璽印、佛像、書畫等傳世品,以及遺址出土的石器、骨器、陶器等考古發掘品。在這些宏大的歷史敘事中,文物作為無聲的講述者,不僅真實寫照了多彩的古代社會生活,更折射出中華文明的輝煌與璀璨。
經過吉林大學師生專業策劃、設計,新館此次推出了7項展覽,包括常設展“山海爵——館藏青銅器展”“國色天工——中國傳統技術與藝術”“春和景明——館藏明清精品瓷器展”“吾道何之——吉林大學館藏精品書畫展”“鳥跡蟲紋——良渚文化刻畫符號虛擬展”等。
青銅器不僅凝結著高超的鑄造技藝與審美藝術,更是古代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甄選館藏一百八十余件青銅器,共分“玄鳥降而生商”“分封天下共主”“諸侯群雄逐鹿”“六合文治武功”四個單元,涵蓋食器、酒器、兵器、樂器、車馬器及實用器等類別,以時間為序,以《山海經》為引,講述青銅器從商周至秦漢、從祭祀禮器到日常用器的轉變。
“春和景明”瓷器展單元以春天的不同階段劃分“春生”“春暖”“春妍”三個單元,對應展出館藏的青花瓷、單色釉瓷、彩瓷精品,以書法、古詩詞、紙雕、古典音樂多種元素為伴,共同繪製出一幅“春和景明”的畫卷,以美好顏色沁潤心靈,講述中華文明的古老故事。
藏千載文韻,展百川精華,是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的文化宣言;開放于社會,服務於公眾,是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的使命擔當。本次展出的館藏精品文物,從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角度來看均有其豐富內涵,側重挖掘展現藏品體現的中國傳統技術之精、藝術之美,為學界、業界研究提供翔實的基礎資料,也進一步擔負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記者 苑競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