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海門區三個強化推進依法治區工作邁上新臺階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1-14 17:43:03

  國際在線江蘇報道:2020年以來,南通市海門區以江蘇省法治政府建設“補短板、強弱項”為抓手,以提升群眾對法治建設滿意度為目標,奮力推動法治海門建設邁上新臺階,高標準迎接了中央依法治國辦對海門黨政主要負責任人履行第一責任人履職和法治政府建設督察,獲評“江蘇省法治政府建設示範縣(市、區)”稱號。2020年,海門區法治建設滿意度達94.1%,列南通第一、全省第八。

 強化組織領導

  海門區委常委會、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研究部署海門依法治區工作,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審定《區政府常務會議學法計劃》,組織安排6次的集中學法活動,各區鎮、部門主要負責人認真履行法治建設組織者、推進者和實踐者的職責,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各項工作。

  海門及時調整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區委依治辦及依治委下設的執法、司法、守法普法3個協調小組成員,形成委員會統籌佈局、各小組協調推動、成員單位密切配合、辦公室推進落實的良性工作格局,同時,及時調整完善11個鎮及全區289個村(社區)建立法治工作室,形成覆蓋全區的“區-鎮(園區、街道)-村(社區)”三級法治工作網絡。

  區委依治委、依治辦及時召開依法治區委員會及依治辦全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各級法治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全面總結依法治區工作,研究審定依法治區工作要點和依治辦工作計劃,部署全面依法治區工作。區長郭曉敏主持召開政府常務會,安排部署“七五”普法工作,全面提升了海門區法治政府建設及“七五”普法工作質效。

  強化統籌謀劃

  海門區及時制定區委常委會2020年工作要點和海門區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工作要點,明確海門法治建設“時間表”和“路線圖”。

  海門區建立法治建設進經濟社會總體佈局、進工作目標責任書、進考核評價體系、進黨校培訓課程、進領導掛鉤聯繫清單“五進”制度,突出法治建設的全面性、系統性、整體性,探索構建以信息找問題、以問題抓督察、以督察促落實、以落實評成效的全鏈條動態統籌工作機制,立足實戰充分發揮區委依治辦協調、督促、檢查、推動的職能作用,指引、監測、推動各責任單位任務清單落地見效。

  海門區從嚴格依法依規決策、依法全面履行職能、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強化法治宣傳教育等重點領域入手,打造海門法治品牌;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綜合執法體制改革、開展行政復議體制改革等多項改革試點;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圍繞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民生問題,選定2020年度十件“法治惠民辦實事”重點項目,通過實施動態化、績效化管理考核,推進重點項目落地,確保法治小舉措發揮惠民大作用。

 強化責任落實

  海門區將法治建設成效納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政績考核指標體系,納入區鎮、部門綜合考核;制定《法治建設考評辦法》,出臺區鎮和部門法治建設共性和個性化任務清單及海門區法治建設“互聯網”監測評價項目責任分解表;強化法治考評激勵,開展法治政府建設“補短板強弱項”專項整治、執法監督 “每月一曬”等機制;倒逼各區鎮、各部門加大法治建設創新力度,提升法治建設質效,營造依法行政工作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濃郁氛圍。

  海門區深化領導幹部學法培訓、法治能力實踐鍛鍊、法治考評激勵等工作機制,研究制定《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從黨(工)委(組)主要負責人、政府主要負責人兩塊,細化負責人的法治建設職責,同時將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以“述法”形式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終述職報告,通過落實主體責任“一張清單”、實施行政決策“三項制度”、推動領導幹部做好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四個帶頭”,推動法治建設成為黨政班子的“一把手工程”。(文 王鋒 朱遠明)

編輯:楊心怡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