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治污攻堅 蘇州精繪生態“工筆畫”
來源:新華日報  |  2024-06-07 09:50:05

  原標題:讓美麗蘇州底色更“綠”——全力治污攻堅,蘇州精繪生態“工筆畫”

全力治污攻堅 蘇州精繪生態“工筆畫”_fororder_1

全力治污攻堅 蘇州精繪生態“工筆畫”_fororder_2

全力治污攻堅 蘇州精繪生態“工筆畫”_fororder_3

全力治污攻堅 蘇州精繪生態“工筆畫”_fororder_4

全力治污攻堅 蘇州精繪生態“工筆畫”_fororder_5

  這裡是“中國最強地級市”,2024年第一季度,開足馬力實現“開門紅”,以7.9%的GDP增速,領跑全國萬億城市;這裡是中國人的“夢裏江南”,晴空萬里下、水榭樓臺間,深深淺淺的綠盪漾開去,處處是化不開的江南風韻。

  蘇州,作為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雙科“優等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保護的關係,巧織經濟生態“雙面繡”。

  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污染防治攻堅更要向縱深推進。2023年,蘇州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集中攻克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著力推動生態環境品質持續好轉。

  如今,“蘇州藍”曬圖越來越多,平江路“果凍河”持續刷屏,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胸鹀等“新客”陸續來訪;污染防治攻堅工作連續6年在全省考核中獲得優秀,公眾生態環境滿意率達到96.2%,再列全省第一。“贏”在藍天碧水間,蘇州交出一份“走在前、做示範”的高分生態答卷,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現代化新圖景,徐徐鋪陳。

  打好“組合拳” 開創污染防治攻堅戰新局面

  碧空如洗、碧水清流,行走在蘇州,綠水青山觸目可及。

  過去一年,蘇州對照環境治理的更高標準,從細處著手,向實處出發,攻堅克難“啃硬骨頭”,多維度協同控制、多領域共同治理、多部門合作聯動,打好“組合拳”,污染防治攻堅戰打開新局面,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保護一片藍天、一江碧水、一方土地,治污攻堅不斷向縱深拓展。

  向著藍天白雲、繁星閃爍的目標,深入推進藍天保衛戰——

  大氣治理穩紮穩打,積極推進首季爭優、夏病冬治,蘇州市大氣攻堅指揮部先後召開近40次工作調度會,會同公安完成國三柴油貨車限行措施調整工作,建立重點區域工地揚塵巡查打卡機制,全面推進完成煤電機組全負荷脫硝改造。

  2023年,蘇州PM2.5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為80.8%,均居全省前列。蘇州率先完成全部4家鋼鐵企業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並公示,成為全省首個鋼鐵行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城市。

  向著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目標,深入推進碧水保衛戰——

  水環境治理實現突破,針對湖泊總磷瓶頸,實施“一湖一策”治理項目,收嚴主要通湖河道總磷控制標準。開展“一斷面一方案”攻堅,重點開展氟化物等特徵污染物整治專項行動,落實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分質分類收集處置。

  2023年,蘇州國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為93.3%,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為95%。張家港、太倉、常熟三市地表水環境品質在全省63個縣(市、區)中位列前三。吳淞江入選生態環境部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向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目標,深入推進凈土保衛戰——

  土壤污染防治安全推進,進一步規範全市739家土壤重點監管單位監管。會同資規局印發《蘇州市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工作指南》。組織重點污染源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推動“一井一策”水質提升。

  在蘇州工業園區中法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裏,污泥被工作人員“攤”在薄層蒸發器上,多道工序後,幹污泥再生燃料“出爐”,可用於熱電廠摻燒發電。這一項目入選首批生態環境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典型案例。

  2023年,蘇州繼續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和新污染物治理,編制“無廢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張家港沙鋼集團獲批全省首家無廢集團建設試點,5個化工園區啟動無廢園區建設。常熟新材料産業園掛牌成立全國首家氟化物污染治理研發中心,入選2023年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名單。

  此外,蘇州以治理噪聲、異味污染問題為抓手,深入開展“兩治一提升”專項行動,全年共檢查噪聲、異味領域各類場所23萬餘家次,督促整改問題24883起,噪聲和異味信訪投訴舉報同比下降。

  共護“江湖” 打造長三角綠色發展示範樣板

  夏日悠長,陽光灑在太浦河上,波光粼粼,船舶來往不息,沿河岸邊,綠蔭如蓋。滬蘇浙的交界點,正落在太浦河的河心。從各掃“門前雪”的監管盲區到現如今共下“一盤棋”的跨界水體協同共治示範樣板,這條“綠色帶”見證了長三角地區一衣帶“水”、一心“護綠”的決心。

  長三角地區,山水相連、河湖相通、生態相依。在治理上,更要綠色共建、環境共治、美麗共享。近年來,蘇州主動發起建立邊界水環境聯防聯治機制,大力推動先行啟動區美麗湖泊群建設、元蕩美麗鄉村群建設、太浦河滬湖藍帶計劃項目。生態底色不斷擦亮,省際邊界聯合河(湖)長制治水經驗入選中組部生態文明建設典型案例。

  太湖是長三角水生態、水環境的晴雨錶。加強太湖流域保護治理,對於保障長三角地區水安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行走在陽澄湖半島小西湖岸邊,湖面下各類水草順著水流“起舞”,“水下森林”生機盎然。2023年,相城、昆山、蘇州工業園區共同發佈《陽澄湖生態環境聯保共治行動方案》,三地建立聯合湖長制,專案推進、收嚴標準、協同治理,陽澄湖心斷面首次達到Ⅲ類。從“養殖湖”到“生態湖”,陽澄湖的蝶變,是蘇州強力治太的縮影。

  過去一年,蘇州立足高位部署,制定印發推進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行動方案等1+N系列政策文件,建立太湖保護與發展市級協調機制,2023年度共實施8大類78項重點治太工程項目,完成投資40.6億元。

  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取得“開門紅”。數據是最好的證明——

  太湖首次被生態環境部評價為水質優良湖泊。太湖蘇州轄區總磷濃度0.047mg/L,同比下降23.0%,率先達到Ⅲ類,太湖湖心斷面首次達到Ⅲ類,太浦河出境斷面連續5年達到Ⅱ類,太湖水質藻情創16年來最好水準、連續16年實現安全度夏。

  當前,太湖進入安全度夏關鍵時期。為確保蘇州市民的“大水缸”安全,蘇州正在馬不停蹄抓落實。超前研究藻情變化新情況,推動藍藻主動防控體系建設,強化監測預警及巡查打撈,確保太湖連續17年高水準安全度夏,唱響新時代“太湖美”。

  從高空俯瞰,浩蕩長江從蘇州而過,158公里長江岸線邊,新時代魚米之鄉綠意濃。

  “張家港灣”是長江奔騰入海前的最後一道大彎。曾經,“江海交匯第一灣”是百姓避之不及的“爛泥灣”,碼頭堆場雜亂,揚塵污染嚴重。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近年來,張家港強化岸線資源整合,系統推進沿江岸線整體綠化造林工程,江岸畫風有了變化,濕地蘆葦叢生、江灘綠意盎然。2023年,張家港新增長江沿岸造林202畝,去年年末以來,在長江張家港段已監測到了9頭江豚出沒。

  沿著長江蘇州段岸線行走,像“張家港灣”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長江經濟帶的“含綠量”持續攀升。蘇州始終把保護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認真落實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4+1”工程和“十年禁漁”等任務,嚴守生態治理底線,築牢生態修復底盤,奮力描繪長江蘇州段精彩畫卷。

  “碳”路未來 護航經濟高品質發展

  良好的生態稟賦不僅是一個地方的環境優勢,更是地方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品質發展階段。作為工業強市,蘇州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實現綠色崛起。

  提到鋼鐵行業廠區,不少人腦中會浮現這樣的景象:高聳的煙囪、大量煙霧排放、灰濛濛的天空。而在蘇州,治污設施穩定運行,粉塵污染點位全時段全方位監控,噴淋灑水系統常態化保濕降塵……一個個“花園式工廠”展現新氣象。

  為實現大氣環境品質持續改善,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被列入了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重大工程項目。常熟市龍騰特種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23.5MW棚頂光伏項目,最多每年可提供約4850萬千瓦時清潔電力,每年可減少碳排放量約3.8萬噸。蘇州大力破局鋼鐵行業高排放、高污染瓶頸,包括龍騰在內的4家鋼鐵企業已經完成了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低碳節能的理念滲透進每一個工藝環節。

  逐綠而行、向綠而興,蘇州始終走在全省前列。《2023年蘇州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行動計劃》印發,完成主要污染物總量收儲入庫項目1409個,開展排污權交易總金額1277.76萬元,均列全省第一。同時,全市新增13家省級綠色發展領軍企業,全市環保信用參評企業、綠色企業數量均列全省第一。蘇州工業園區入選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名單。

  5月28日,江蘇省首個“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務中心落地蘇州,將為市場參與主體提供“碳核查、碳減排、碳交易、碳中和認證”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務。近日,蘇州印發《蘇州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為下一階段“碳”尋新路定下具體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綠色轉型理念深入人心,為了給綠色發展留白,蘇州以堅毅和果決向污染宣戰,整治清退“散亂污”企業。吳江區震澤鎮夏家鬥村原萬金鋼材市場被整體拆除騰退,成功引進群進智慧數控項目,預計年産值9億元;眾安橋村謝家路自然村通過地塊修整、廠房改建、引入招商等舉措後,從“生態洼地”變“幸福高地”;相城區黃橋街道大力淘汰落後産能,大幅削減污染物排放,騰籠換鳥,引入新業態,讓空間“活”起來。

  2023年,蘇州一批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整治,共整治完成“散亂污”企業1755家,騰退土地6247畝;強化安全生産隱患排查,共排查各類環境安全隱患3614個,完成整改3494個。

  創新探索 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水準

  生態之變,離不開治理之變。蘇州不斷探索新模式、新體制,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環境治理能力水準實現新提升。

  以項目為抓手,提升生態保護能級。印發《蘇州市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排摸入庫重點工程項目252個,入選省重大項目45個,做到應開工盡開工,應完工盡完工。2024年,蘇州還在2024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書中,首次將142個治污攻堅重點工程項目作為目標任務印發。

  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專業性高、協同性強。數字化與綠色化深度融合,能為生態環境治理裝上“千里眼”“順風耳”,提供“智慧腦”“靈巧手”。蘇州已成立數字生態文明工作專班,加快推進“數字蘇州駕駛艙”生態環境應用專題建設。“首個”“首家”接連投入使用,為蘇州污染防治攻堅戰插上“數字翅膀”,從信息化大步向智慧化邁進。全省首個環境管理實訓基地在常熟揭牌啟用;全省首家“生態環境監測智慧實驗室”在蘇州工業園區正式投入使用;“蘇州市企業環保自查自糾服務平臺”為全國首創,開啟了幫扶企業強化環境管理、落實治污主體責任的新模式。

  生態治理落到實處,需要強有力的執法監管。2022年9—10月,蘇州城南污水處理廠兩次受到可疑廢水衝擊,致使生化處理系統癱瘓,造成經濟損失62萬餘元。蘇州市吳中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與蘇州市公安局吳中分局得知情況後,立刻開展聯合執法,為污水驗“指紋”識別污染源,最終成功偵破。該案受到生態環境部表揚。

  2023年,蘇州組建11個“要案突擊組”,開展工業涂裝行業專項執法行動、太浦河流域水環境隱患排查整治、涉氟化物企業專項檢查等專項行動,辦理大案要案46件、全省最多。一個個綠色衛士衝鋒在前,全年出動執法人員4.9萬人次,檢查企業2.3萬餘家次,作出處罰決定1364件,處罰金額1.39億元。

  新征程之上,蘇州將認真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堅決扛起“走在前、做示範”的責任使命,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進美麗蘇州建設,推動全市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市域範例作出更大貢獻。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