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一則喜訊從民航華東局傳至東臺。繼南京浦口、蘇州太倉後,鹽城東臺市創成全省第三家民用無人機試飛運行基地,為蘇北蘇中地區首家。
走進新近掛牌運營的東臺民用無人機試飛運行基地,指揮調度中心大屏上模組鋪陳,飛防植保、物流起飛、海域巡查、風機運維等全市空域應用新場景實時實況一目了然。
造飛機、建基地、抓應用,強基礎、優服務、促改革,搶佔低空經濟發展新賽道,東臺在迎風乘勢中蓬勃騰飛。
指揮調度中心
在綠色低碳的賽道上走在前列
在區域競爭加速重構的新格局下,東臺放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定位,立足市情延鏈聚集補強主導産業,突出製造業當家、集群化發展,東臺智造向高向新向綠,在深度轉型中高端攀升、裂變升級。
2024年4月,總投資50億元的省重大標誌性項目聯合無人機基地開工建設,推動東臺市低空經濟邁上新臺階。聯合飛機董事長田剛印介紹,東臺基地項目是聯合飛機集團在華東地區佈局的最大運維基地和重要製造基地之一,將生産性能卓越的工業級無人機,廣泛應用於物流配送、應急消防、環境監測、海陸風電等場景領域。作為工業與航空級無人機的領軍企業,聯合飛機集團將堅持更高産業定位,發揮技術、市場、人才、創新等資源優勢,致力將東臺聯合飛機無人機項目建成全國一流的無人機産業基地,預計年內投産運營。
專業人員指導無人機航向
在攀高比新的追求中奮發有為
前瞻發展大勢推進區域經濟提升,以未來産業開創産業未來,聯合無人機項目花落東臺,為東臺市借勢發展低空經濟提供了極佳契機。
把準“集群化、鏈條化、特色化”路徑,東臺市以培育低空産業為主線,攻項目、強動能。
東臺市緊扣“安全、有序、高效”,以優化低空保障為關鍵,精準發力建平臺、提質態;注重“空地”協同,加快“三網”建設,以高水準安全支撐低空經濟高品質發展;打造飛行“服務網”,成立無人機飛行服務中心,高標準建成指揮中心、調度中心,因地制宜開發低空服務管理平臺,加快推動飛行數據、空域數據、業務數據融合,總面積176平方公里的兩處臨時空域已取得空軍上海基地批復;完善地面“設施網”,綜合考慮世界遺産、文保單位、水源地等資源保護需求,合理穩步推進樞紐起降場、中心起降臺、小型起降點佈局,目前已建成10多個起降臺(點)。
同時,東臺市將進一步健全低空“信息網”,以超視距運行、高寬頻傳輸、釐米級定位為方向,有序建設導航、監視、氣象等設施,推進信號覆蓋“向上延伸”,早日實現低空智聯網建設全覆蓋。
基地試驗檢測現場
在時代進步的大潮中逐浪追夢
在東臺,低空經濟已悄然來臨。更新思維創新發展,面向未來追求美好,有了更多期盼與夢想。
綠樹環伺的田野上,無人植保機“噴雲吐霧”來回穿梭,為從田頭到餐桌提供堅實保障。來自市農業農村局的數據顯示,全市逾200萬畝糧食作物中超過70%應用飛防植保。
市鎮村三級醫療機構間,低空航線為配送檢驗樣本、藥品和血漿,構築起生命健康綠色通道。未來,東臺市將打造上海至長三角(東臺)康養基地醫療專線。
“良好生態+千年底蘊”,現代旅遊蓬勃興起,從黃海森林公園到條子泥濕地,從西溪古城到安豐古鎮,無人機實景演藝成為一大景觀,千架無人機排成編隊猶如繁星點點,在空中幻化成各種圖案,給市民、遊客帶來震撼體驗。
以打造低空場景為牽引,東臺市凝心聚力抓應用、促示範,充分挖掘全域資源要素,有序開發“低空+康養”“低空+醫療”“低空+農林植保”等十五大示範應用場景,“一場景一方案”穩步推進到位,人民醫院8條航線建成到位。藥品、檢驗等運輸試飛工作已經開始,東臺市以點帶面推動低空經濟融入群眾生活、連結重點行業,全力打造東臺低空經濟的新名片。(文/圖 董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