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以下簡稱“江蘇中行”)與東南大學共同舉辦的第三屆彝族刺繡技能大賽,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舉行,大賽聚焦楚雄彝繡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通過文化交流、課題研究、現場比賽等,助力當地彝族刺繡傳統手工藝人技能水準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作為彝族人民的“指尖藝術”“心靈花朵”,楚雄彝繡已傳承了1700餘年。憑藉民族服裝服飾的文化元素、獨特魅力和時代價值,楚雄彝繡相繼登上北京時裝周、上海時裝周、紐約時裝周、米蘭時裝周等國際大舞臺,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
2023年,江蘇中行便參與製作東大新生錄取通知書中的彝繡卡套,獨特的卡套讓該錄取通知書一度成為全國“網紅”。為辦好2024年的技能大賽,江蘇中行專門在中行手機銀行開設了大賽入口,使千里之外的東大師生依然可以“一觸即投”,參與刺繡技能大賽的前期投票工作。大賽現場,江蘇中行程祥副行長髮表致辭,宣導了江蘇中行圍繞夯實産業基礎、建強産業鏈條、擴大産業效能三大領域助力楚雄彝繡的舉措,並參與大賽啟動。
近年來,江蘇中行深入踐行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以實際行動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該行與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並持續加大對文化産業的扶持力度。該行積極參加“水韻江蘇·金融賦能”重點文旅項目集中簽約,跟進落實省旅遊集團、南京園博園、南京牛首山等項目,揭牌“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秦淮文旅特色支行”,助力揚州邵伯鎮、宿遷皂河“龍運城”等多個地方文旅項目落地。推出“民宿貸”,助力鄉村文旅産業發展。連續九年開展“城門挂春聯,南京開門紅”活動,創造性地將650多歲的物質文化遺産明城墻,和傳承千年的書法、楹聯、春節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完美融合在一起,打造了一個形式新穎的新民俗、新年俗,與南京共迎“開門紅”。開展“行運”新春樂跑系列活動,呼籲社會大眾傳承保護長江文明和大運河文化。
未來,江蘇中行將繼續發揮民族金融的百年品牌優勢,全面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力支持地方文化産業發展,在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進程中發出更多中行聲音,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作出更加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