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清江浦古城核心區煥新升級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1-28 15:04:52

  作為清江浦古城核心區重要節點,近年來都天廟歷史文化風貌區突出保護性開發,變傳統的“拆遷新建”為“改造提升”,在保留建築原有風格和基底的前提下,通過微更新微改造,全面喚醒清江浦古城的歷史記憶。

淮安清江浦古城核心區煥新升級

都天廟歷史文化風貌區

  近日,走進工程改造現場,修繕一新後的無線電三廠舊廠房讓人眼前一亮,紅色的榫卯窗戶、充滿年代感的老青磚外墻面、鋼結構加固的木質屋樑,處處透露著“修舊如舊”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都天廟歷史文化風貌區圍繞打造複合式文旅商街區這一定位,以‘兩點五片’(兩點:周信芳故居、大眾劇場;五片:清江無線電三廠板塊、都天廟板塊、文會庵板塊、郎靜山故居板塊、紅旗紙箱廠板塊)為依託,通過系統謀劃豐富多元的項目業態,讓大運河的千年文脈綻放新顏。”區大運河服務中心副主任連華介紹。

淮安清江浦古城核心區煥新升級

都天廟歷史文化風貌區航拍

  位於清江浦老城核心區的都天廟歷史文化風貌區,佔地297畝,建築面積24.2萬平方米,擁有文物點36處。在改造提升過程中,始終堅持保護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則,廣泛徵求本地文化名人的意見建議,邀請東南大學文保修繕團隊,對清江無線電三廠、大眾劇場、郎靜山故居等文物點進行修繕,在確保建築安全的情況下,還原建築本來的面貌,保護其承載的歷史信息。

淮安清江浦古城核心區煥新升級

風貌區改造提升工程

  “我們在對項目的幾處文物屋面建築拆開後,發現了三角形的混凝土肋材料,這是淮安當地建築的傳統做法,使用稻草做的保溫防水層。在修繕復原過程中,我們也使用了這種傳統工藝對文物進行維修保護,還原文物建築本來的結構和樣貌。”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沈楊帆介紹,在清水墻面的修復中,磚面採用分級方式進行修補,對於缺失的磚塊,採用同樣尺寸、顏色、質感的老青磚進行替補、嵌補,確保每一處都堅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藝、原做法,最大限度保留歷史信息。

  2024年8月份,在修繕一新的大眾劇場,上演了一場歷史與現代交融的音樂會,這裡曾經是無數老清江浦人“看大戲”的地方,如今又恢復了以往的熱鬧,戲曲演員、新銳樂隊輪番登場,熟悉的老淮調、激情的新歌曲漸次響起,懷舊的街坊老人和愛好樂曲的年輕人在這裡共情共融。

  “關於大眾劇場的運營使用,我們圍繞‘京劇+’‘淮劇+’,深入挖掘淮安地方戲曲劇種‘京劇’‘淮劇’經典片段,引入專業京劇、淮劇團演員,融入現代光影等創作手法,打造沉浸式體驗戲劇小劇場,讓大眾劇場及國粹經典展現新的生機。”閘口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目前,先行啟動的一期改造提升工程(暨都天坊一期)已完成了無線電三廠、大眾劇場及郎靜山故居等不可移動文物點的修繕工作,高標準完成了東大街路面改造提升及景觀亮化;北入口無線電三廠板塊新招引的習慣咖啡、璞園糖水、Brunch餐酒吧等具有獨特文化藝術內容的新興業態正在緊張裝修,營業後將使老街區煥發出年輕態、時尚范,營造“慢時光與老文化唯美結合”的生活美學新風尚。(文/圖 曹康姣 趙淮 安俊)

編輯:楊心怡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