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座石頭山,助碾盤溝脫貧
新華社  2018-04-22 16:38:22

  碾盤溝人做夢也沒想到,家門口那寸草不生的石頭山竟然給他們帶來了致富的希望。這個遼西貧困縣裏的小村莊,因為溝域內的岩壁陡峭、石質堅硬,逐漸成為攀岩、攀冰等山地戶外運動愛好者聚集地。人流帶來了人氣,帶來了希望。

  這個週末,正在遼寧省義縣瓦子峪鎮碾盤溝村舉行的義縣第三屆醫巫閭山攀岩節吸引了全國多地的攀岩高手。百餘米高的岩壁陡峭光滑,普通人望壁興嘆,而攀岩高手則像蜘蛛俠一樣上下翻飛,用不了多少工夫就攀到了頂峰。

  “碾盤溝的岩壁陡峭、堅硬,是北方開展攀岩活動的最佳場所。”一位經常來碾盤溝攀岩的專業選手對這塊岩壁讚不絕口。

  幾年前,土生土長的碾盤溝人可看不出這石頭山的妙處。作為遼寧省省級貧困縣、義縣下轄的一個小山村,他們原來只想到開山賣石頭還能賺點錢,不讓賣石頭後就啥用沒有了。在這裡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蘭志堯説:“改變發生在三四年前,幾個瀋陽人來村裏商量能不能在山上釘釘子。他們説要搞攀岩,我説年輕人真不靠譜。”

  從那以後,“不靠譜”的外地人越來越多。他們或者獨自開車來,或者三五成群結伴而來,在專業人士的帶領下,反復和石頭山較勁。

  蘭志堯説:“每個週末都有人來,從春天到秋天攀岩,冬天攀冰。每年都能有幾千人。”

  碾盤溝人不懂什麼叫攀岩,但發現攀岩給他們帶來了掙錢的機會。攀岩的人一爬就是一天,他們會在頭一天傍晚趕到碾盤溝,哪家有條件不錯的空房,周周爆滿;在山上折騰一天后,他們就喜歡吃一桌香噴噴的農家飯。蘭志堯説:“短短兩年,掛牌營業的農家院就有四五家了。笨豬肉、笨雞供不應求。”

  原來這裡村民的主要生計靠種水果。各種梨味道甜、水分足,但賣給上門收購的水果販子總是價格一般。這兩年,碾盤溝人氣足了,村民們坐在家門口賣梨,價格上來了,不上化肥的南國梨知名度也越來越高。瓦子峪鎮鎮長吳軍説:“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碾盤溝這個貧困村已經銷號了。這裡面也有攀岩做出的重要貢獻。”

  隨著碾盤溝岩壁的名氣越來越大,在專業攀岩組織的指導下,碾盤溝不僅開發了30多條專業攀岩線路,還開發了大眾攀岩體驗項目。今年攀岩節期間,義縣還組織了炫彩跑、攀樹、溜索等特色項目。

  義縣縣長蘇貴宏説,義縣正積極開發醫巫閭山這座生態、文化和歷史的寶庫,依託絕佳的自然岩壁資源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蘊,充分挖掘攀岩、攀冰、登山、民俗體驗等産業發展潛力,深化“旅遊+體育”産業發展模式,助力脫貧攻堅。(記者 李錚)

編輯:董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