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1% 遼寧省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
遼寧日報  2018-04-23 09:46:05

  春枝吐綠,萬物勃發。這是奮鬥者的新時代,這是實干家的大舞臺。

  今年一季度,初步核算,遼寧省地區生産總值512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1%。全省經濟運行延續了築底企穩、逐步向好的態勢,實現了良好開局。

  數據指標的增長令人振奮,其背後所反映出的發展品質更讓人信心倍增。今年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2018年全國兩會精神,加快建設“一帶五基地”,深入實施“五大區域發展戰略”,以高品質發展為核心目標,積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在奮進新時代中實現了新作為。一季度的良好開局更為全省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有穩有升成為主旋律

  2018年一季度,全省各地經濟發展好消息不斷。總投資70億元的特種碳纖維産業化示範項目簽約落地瀋陽化工醫藥産業園;大連金普新區7個重點外資項目簽約,投資總額7億美元;營口港跨境電商海運直郵啟動……

  這些分散在各地的一個個“點”,匯成了遼寧老工業基地苦幹實幹、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基本“面”。

  回顧我省一季度經濟發展,“穩”是主線。

  農業生産穩定。一季度,第一産業增加值增長2.8%。其中全省豬肉産量59.6萬噸,同比增長3.8%;羊肉産量2.3萬噸,增長4.5%;禽肉産量41.4萬噸,增長0.5%。

  服務業總體運行平穩。一季度,第三産業增加值增長3.9%。從金融業看,截至3月末,全省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同比增長7.3%。從房地産銷售看,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550.8萬平方米,增長10.5%。此外,全省郵政業務總量、電信業務總量都有較大幅度增長。

  消費品市場銷售平穩。一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61.9億元,同比增長7.8%,增速同比提高6.2個百分點。全省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63.9億元,增長52.1%。

  隨著經濟實現增長,全省財政收入保持穩定。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1.7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稅收收入增長11.2%。

  在“穩”的同時,一些指標的逐步回升更讓人看到遼寧經濟發展的後勁。

  一季度,全省第二産業增加值增長7.3%。規模以上工業生産增速提高,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其中,裝備製造、石油化工等支柱産業均發展勢頭良好。在41個工業行業中,有28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達68.3%,同比擴大了48.8個百分點。

  在過去一段時間,我省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一直是個短板,而在今年一季度,全省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107.7億元,同比增長4.3%。特別是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速達到了71%。

  高品質發展打開新局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這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判斷。今年以來,高品質發展是省委、省政府推進經濟工作的核心目標,更是全省經濟實現良好開局的重要基礎。

  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主線。今年一季度,我省繼續大力推動“三去一降一補”,積極化解煤炭等過剩産能,著力振興以工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

  全省各地搶抓機遇,加快行動。在瀋陽市鐵西區,重點推進了高性能碳纖維、大數據基地、新能源礦車等20余個項目,通過一批高技術産業的發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在丹東市,市委、市政府通過進一步豐富擴展輕工業內涵和外延、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等切實舉措,強力構建現代化工業體系,重振輕工業名城雄風。目前,全市已有27種産品成為遼寧名牌産品。

  久久為功換來發展新成效。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2.8%。而從新産品看,新能源汽車産量增長3.7倍,城市軌道車輛産量增長85%,光纜産量增長76.7%,工業機器人産量增長18.8%。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今年以來,我省牢牢抓住創新驅動發展這個原動力,從科技資金投入、強化人才激勵導向、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打造雙創平臺等方面,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搭好舞臺、做好服務。

  而從市場的角度看,這些舉措也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一季度數據顯示,全省高新技術産品出口95.3億元,增長15.2%。其中,電子技術産品出口49.4億元,增長76.5%。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確立的目標任務,也是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途徑。今年以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成為全省上下的一項重點任務。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的實施意見》,至此,我省基本確立鄉村振興戰略框架。今年全省公共預算安排農林水支出307.2億元,比上年預算增加12.4億元,增長4.2%。目前,我省正在深入推進海城市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以及瀋陽市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工作,探索盤活利用農村閒置農房和宅基地的有效途徑。

  市場與企業對於環境的變化最為敏感。優化營商環境,遼寧矢志不渝。今年1月,瀋陽市啟動了“營商環境從我做起——不為不辦找理由、只為辦好想辦法”活動,全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葫蘆島市倡導“一線工作法”,組建6個工作小組走進企業調研。目前全市已有20余個重點項目復工,帶動了經濟發展實現開門紅。

  好的營商環境為有效投資提供了動力。一季度全省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回升,其中民間投資674.5億元,增長5.3%。

  奮鬥實幹扛起硬任務

  有了發展思路與目標,還要有奮鬥的激情和實幹的舉措。今年一季度,講奮鬥重實幹的良好風氣正在全省上下形成,這也是經濟良好開局的重要保證。

  省委、省政府堅持一張好的藍圖繪到底,加快建設“一帶五基地”、深入實施“五大區域發展戰略”。

  省委制定印發了“1+5”系列框架方案,形成了推進“一帶五基地”建設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省直相關部門開展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方案編制工作。制定瀋陽經濟區建設發展三年攻堅計劃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積極推進《沈撫創新發展示範區建設方案》報批工作。落實突破遼西北發展三年攻堅計劃,組織省本級基建投資支持遼西北項目建設。

  敢於動真碰硬,以釘釘子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我省深入推進國企改革、機構改革、事業單位改革和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等重點領域改革,以改革釋放活力、激發動力。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同步推進,進一步擴大進出口和利用外資,加快港口資源整合,不斷提高我省開放型經濟水準。一季度,全省實際利用外資12.6億美元,同比增長8.4%。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經濟發展成果惠及廣大群眾。一季度,在我省財政支出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83.5億元,增長9.1%;住房保障支出28.5億元,增長28.6%。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全省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2%。廣大人民群眾成為經濟發展實實在在的受益者。

  為了更進一步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今年春節剛過,我省立即啟動“重實幹、強執行、抓落實”專項行動,全面推動重大振興舉措、重大功能平臺、重要指標任務、重大改革創新、重點産業發展、重大項目工程、重大攻堅任務和重點民生工程八大專項行動180項目標任務的落實。

  在大連,今年一季度有上百個投資過億元的重大産業項目陸續開復工,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與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加快聯動發展,一批百姓高度關注的民生工程得到實施。與此同時,廣大黨員幹部“坐在辦公室裏的少了,下到基層一線的多了”“節假日休息的少了,加班加點的多了”“講困難的少了,想辦法的多了”,幹部作風更加務實肯幹。而像大連一樣,在全省各地區、各部門,這種重實幹的風氣愈加濃烈,為遼寧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夯實基礎、厚積薄發。開年首季,以更實的作風、以更足的幹勁,遼寧拼下了一張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放眼未來,仍有更多豐碩的成果值得期待。一季度,全省貨運量同比增長2.9%,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0.8%。經濟運行的“晴雨錶”再次為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發展提振了信心。

  只有幹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遼寧“振興號”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駛向充滿希望的明天。(記者/方亮 胡海林)

編輯:董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