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撫順六方面發力改善生態環境
遼寧日報  2018-04-28 06:27:31

  4月25日,記者從撫順市環保局獲悉,今後三年將全面推進“藍天、碧水、凈土、農村環保和青山工程”,努力改善生態環境品質。今年,全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標率不低於76.3%; 全市河流水質優良比例達到75%以上; 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2.59%。到2020年全市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改善,生態環境品質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為了推進全市污染防治與生態建設和保護工作,日前,撫順市正式出臺印發了 《撫順市污染防治與生態建設和保護攻堅行動計劃(2018—2020年)》。按照計劃,今後三年撫順市將重點從六大方面開展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工作。

  精準施策改善大氣環境品質。該市將通過加快結構優化調整,整治燃煤鍋爐污染,治理VOCs污染,綜合整治揚塵污染,開展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強化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管控,推進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等8項舉措改善大氣環境品質。到2020年,全市清潔能源取暖率達到70%以上;取締淘汰城市建成區內2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完成黃標車淘汰任務,禁止冒黑煙車輛上路行駛,提高公共車輛中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汽車佔比,全市城市公共交通佔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55%;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力爭達到87%以上。

  多措並舉改善水環境品質。該市將對建成區22條黑臭水體實施截污、清淤、污染源治理、取締排污口、河道清理等工程。到2020年,基本消滅建成區黑臭水體;堅決取締“十小”類企業和項目,推進石化、造紙等重點行業技術改造。強化工業聚集區水污染治理,同步建設污水、垃圾等集中處理設施,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並與環保部門聯網。

  同時,該市將逐步完善大伙房水源保護區風險防範和預警監控體系。到2020年,大伙房水庫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標準;落實“一河一策”,層層建立“河長制”,推進截污納管、河道清淤、生態補水、濕地建設等污染防治工程。

  分類防治土壤環境污染。該市將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到2020年,完成國家要求的輕、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指標和重度污染耕地種植結構調整或退耕還林面積指標。

  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環境綜合治理。該市將繼續推進畜禽糞便等有機肥資源化利用和秸稈養分還田,拓展測土配方施肥範圍,推進種植業清潔生産,開展農膜和農藥瓶回收利用。到2020年,測土配方施肥率達90%以上,畜禽糞便養分還田率達到75%以上,機械施肥佔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40%以上,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

  全面加強生態保護與恢復。該市將繼續實施“青山工程”,推進閉坑礦生態治理、退坡地還林還草工程、封山禁牧、公路建設破損山體生態治理等生態修復工作,開展沙化土地封禁保護試點建設,綜合治理水土流失,加強礦山生態修復。到2020年,完成《撫順市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工作方案》 確定的目標任務。同時,以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水源涵養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為重點,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管理。到2020年,全市林地保有量達到85.67萬公頃,森林植被碳儲量達到1.05億噸。

  全面加強環境監管執法工作。推進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該市將實施重點行業全面達標排放、特徵污染物削減、固定污染源總磷控制、重金屬排放總量控制等重點工程。同時,不斷加強污染源自動監控能力建設,到2019年底前,形成多層次、全覆蓋的空氣環境品質和重點區域的監測網絡; 建立市區兩級VOCs監測監控體系,對涉及VOCs排放的工業園區、重點污染源、城市交界等重點區域進行監測; 建設7個河流水質自動監測站,實現對全市主要河流水質的實時自動監測。(記者 周明 崔振波)

編輯:董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