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2018年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公佈
瀋陽日報  2018-05-03 06:24:22

  原標題:“人才新政24條”將出第二批配套實施細則 

  深入推進瀋陽機床集團綜合改革,全面啟動“一企一策”綜合改革;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設東北亞科技創新中心;探索裝備製造融資租賃模式創新,加快推進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制定實施瀋陽“人才新政24條”第二批配套實施細則,優化人才集聚與人才培養支撐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5月2日,記者了解到,近日,《瀋陽市2018年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公佈。根據《方案》,瀋陽將制定實施“人才新政24條”第二批配套實施細則,完善全市人才“1+N”政策體系。

  全面啟動“一企一策”綜合改革

  在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方面,《方案》要求,要破解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國有企業活力。深入推進瀋陽機床集團綜合改革,組建沈機智慧和沈機國際,實施管理層和員工持股,推進資産和業務重組,將加工、配套、裝配業務整合成為集團參股、員工持股和社會資本參與的混合所有制雙創産業集群。落實《市領導“一對一”“點對點”推動重點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工作方案》。繼續推進沈鼓集團等6戶重點企業改革,同步啟動中興商業、公用集團、中城集團等企業綜合改革。與此同時,完善“3+1+N”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組建國企改革創新發展基金。

  加快建設東北亞科技創新中心

  在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強化“以産定研、以研促産”新模式應用,優化“雙百工程”科技資源配置方式。建成一批開放型、高水準産業技術創新平臺。加快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發揮高校智力資源、科研活動和科技成果密集優勢,完善校地協同機制,開展成果轉化、技術研發、企業孵化等活動。打造創業創新、成果轉化、人才智力聚集的“雙創大街”。重點圍繞無人機、3D列印、5G産業等領域,遴選科技型企業進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和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庫。同時實施知識産權創新改革,制定《瀋陽市知識産權保護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方案》,開展專利快速審查、確權、維權一站式服務。

  爭創“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

  按照《方案》,瀋陽將推進工業設計雲服務平臺建設,搭建生産能力大數據資源共享平臺,以應用服務大數據為重點,推進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創新創業(瀋陽)基地、裝備製造業大數據服務平臺、裝備製造業大數據産業研究所和華為雲中心建設。依託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利用融資租賃價值杠桿作用,開展“共享機床”分時租賃業務,探索裝備製造融資租賃模式創新,實現訂單共享、産能共享、創新共享和價值鏈分享。制定推進“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建設政策措施,全力爭創“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完成全部100戶企業智慧升級,加快推進新松機器人數字化工廠項目。重點推進沈鼓集團、華晨寶馬、瀋陽遠大等綠色製造示範項目,總結推廣試點示範企業經驗。

  加快産業體系創新和新興産業佈局。推進機器人智慧城項目建設,打造以“智造、創新、人才、示範、金融”五大平臺為核心的機器人産業生態圈。建設飛機整機合作裝配線、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重要航空零部件、通用航空製造等四個研發製造基地。

  關鍵詞  軍民融合

  《方案》在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方面,提出了相關要求,包括支持軍民融合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重點軍工企業拓展社會化協作等,還提出搭建軍民融合綜合服務平臺、加快軍民融合重點産業佈局。重點建設沈北航空産業園、渾南航空配套産業園和法庫通用航空産業園三個基地。規劃建設皇姑産學研或軍民融合技術轉化基地。

  關鍵詞  人才戰略

  全面實行《瀋陽市建設創新創業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制定實施“瀋陽人才新政24條”第二批配套實施細則,完善全市人才“1+N”政策體系。創新校企聯合辦學新模式,支持在沈高校與企業聯合成立智慧機器人、工業設計等獨立學院,並通過設立域外研發機構等方式,實現柔性引進創新人才。推進海外人才離岸創業創新基地建設,舉辦“2018中國瀋陽海智創新創業大賽”。引進和利用海外高品質智力資源,推進中德(瀋陽)裝備製造産業園、瀋陽國際軟體園、瀋陽錦聯新經濟産業園、新松機器人創新實驗室四大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自由港建設,促進瀋陽引才引智、項目落地,提供有利條件及服務保障。

  關鍵詞  營商環境

  在持續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方案》要求,持續整治政務窗口服務品質差、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壟斷性行業涉企服務水準低、政府和企業失信、仲介機構服務不規範、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不暢等問題,持續激發市場主體內在活力,進一步增強城市競爭力,加快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推動全市營商環境建設取得新突破。同時,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省政府《關於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職權事項的決定》,再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實施項目審批承諾制,建立審批“安檢門”,對不涉及公共安全、環保的投資建設項目快速掃描,立即審批。(記者 邱菊)

編輯:董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