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評劇《不屈的淩河》再現遼西抗戰史
遼寧日報  2018-05-18 14:21:51

  連日來,錦州評劇團三部傳統評劇、一台戲曲音樂會正在緊張排練之中,將於本月上演。同時,評劇《不屈的淩河》已申報2019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近期,這個團同時排演傳統戲與現代戲。

  一年來,錦州評劇團排演了十部傳統大戲,其中三部大戲于5月上演。5月24日,錦州評劇團將在錦州演出傳統劇目《秦香蓮》;25日,演出《奇冤義膽》;26日,演出《乾坤帶》、戲曲音樂會《竹風曲韻》。評劇《不屈的淩河》經過精益求精的創作,已完成申報工作。

  《不屈的淩河》彰顯地域文化

  評劇《不屈的淩河》根據錦州籍著名作家蕭軍的長篇小説《第三代》《八月鄉村》改編,由黃偉英擔任編劇,錦州評劇團中青年演員聯袂演出。《不屈的淩河》是以藝術再現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侵略者的文藝作品,描寫的是“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軍佔領遼西,不屈的淩河人英勇無畏,走上了抗日道路的故事。這是一部史詩畫卷,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讚歌。該劇通過對翠屏、劉元、汪誠、劉二丫、井泉龍等幾位主人公的性格命運描寫,反映了遼西人民英勇、頑強的民族氣節,同時通過極具地方特色的藝術表現手法,凸顯出濃郁的地域特色以及多彩的遼西風光。

  據黃偉英介紹,評劇《不屈的淩河》秉承著“遼西史詩畫卷,民族精神讚歌”這一主題立意,在創作層面上,力求傳達樸實的民俗民風,營造強烈的戲劇衝突,具有歷史的厚重感和濃郁的地域風情。以獨特視角集中刻畫遼西人民的鮮明性格特徵:勤勞樸實、善良勇敢,在面對國恨家仇的緊要關頭,敢於在逆境中抗爭,英勇頑強,不畏險阻。

  據錦州評劇團團長閆錫介紹,《不屈的淩河》具有鮮明的地域性,蕭軍的長篇小説《第三代》《八月鄉村》反映的是錦州地區的歷史故事,錦州建有蕭軍紀念館和蕭軍公園,蕭軍生前曾多次回到家鄉錦州。於是,錦州評劇團決定以此為創作素材創作評劇。

  《秦香蓮》參演中國評劇藝術節

  在創作現代戲的同時,錦州評劇團不忘傳承經典,近年來不斷復排傳統大戲,並在省內外巡演,獲得熱烈好評。其中,《秦香蓮》參加第十一屆中國評劇藝術節,並於5月24日在錦州上演。

  《秦香蓮》是家喻戶曉的傳統大戲,弘揚了真善美,已成為多個劇種的保留劇目。此次由評劇名家宋麗擔任藝術總監,青年演員倪佳鑫領銜主演的《秦香蓮》,保留了經典版本的精髓,同時為了適應當代觀眾的欣賞需求,將全劇節奏進行了合理調整。5月25日、26日,演出的《奇冤義膽》《乾坤帶》,同樣進行了節奏調整與劇情整合。戲曲音樂會《竹風曲韻》則是錦州評劇團根據老曲牌新排演的一台戲曲音樂會。  (記者 王臻青)

編輯:董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