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瀋陽和平區北市場街道開展“追憶老遊戲,健康隨身行”活動
瀋陽日報  2018-05-29 10:26:22

圖片默認標題

  “現如今,別説年輕人,就連我爸媽每天也長時間坐在那兒,各自手捧手機,看視頻、聊微信、玩小遊戲,視力越來越不好,家人間的交流也少了”,家住和平區北市場街道的劉坤堯如此抱怨道。生活中,我們身邊越來越多人變成“低頭族”、“手機控”,如何讓大家放下手機、運動起來,成為現今健康話題的焦點。5月27日,和平區北市場街道精心策劃的“追憶老遊戲,健康隨身行”活動,在北市場街道大慶路2號院如期上演。

  這次活動的“主角”是轄區內的近百名中老年居民,當聽到“追憶老遊戲”,他們隨口就説出了很多:丟手絹、扔口袋、老鷹捉小雞、木頭人、踢毽子……得知這些老遊戲都是此次活動的遊戲項目,懷揣著青春的快樂,大家踴躍報名。27日,週末艷陽天,上午9點,這些居民特意換上了色彩鮮艷的休閒裝,來到北市場街道大慶路2號院。在這個社區院子裏,大家聚在一起聊著那些老遊戲。活動開始前,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句:“如果大家沒有什麼要緊事兒,就把手機都集中放在一邊,讓我們開開心心玩一上午!”大家紛紛響應號召,從衣袋裏拿出手機,輕裝上陣!。

  “丟啊丟啊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熟悉的歌聲響起,“追憶老遊戲”之旅正式起航。“12345,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説話不許動”、“蘿蔔蹲蘿蔔蹲,白蘿蔔蹲完紅蘿蔔蹲”……任時光荏苒,一段段小口令,一個個小遊戲,那些童年的記憶重新浮現在腦海裏。丟手絹遊戲,很多人可能蹲著時間長會很累;扔口袋,閃躲的速度可能會慢些;蘿蔔蹲,有人時常忘記自己的顏色,蹲錯受罰是常事兒;老鷹捉小雞,你追我趕,母雞護不住小雞,常常被老鷹“得手……在老遊戲中,大家做了運動、出了汗,伴隨著陣陣開懷大笑。

  整個上午,社區小院子裏充滿歡聲笑語。65歲的張秀敏告訴記者:“我們這些老鄰居真是很久沒有這樣痛快了,我們在遊戲的過程中,忘記了年齡,當然也忘記了手機。大家在遊戲中彼此關心幫助,很多人住在一個社區好多年了,也僅限于見面打個招呼,通過這次追憶老遊戲的活動,大家聚在一起,鄰裡間的感情也更近了一步,仿佛找回了昔日大雜院的溫馨。”説起這些很有味道的老遊戲,張秀敏説:“我們小時候玩,我們的子女也就是‘70後’、‘80後’小時候也常玩,但現在的小朋友基本就不會玩這些了,他們很少聚在一起玩集體遊戲,有些甚至很少走到戶外運動,所以,我們也希望下次有這樣的活動機會,能夠帶著孫子孫女一起來玩,讓他們也感受下這種集體小遊戲的純粹快樂!”

  北市場街道辦事處的魏學森,與其他工作人員一同精心策劃了這次“追憶老遊戲,健康隨身行”活動,活動現場一邊為居民們忙前忙後、做著服務工作,一邊也被快樂的氛圍所感染。魏學森説:“現在這些中老年居民也時常在家沉迷于手機,‘低頭族’已經沒有年齡界限,而長時間對著手機螢幕,不僅影響視力、注意力,也會引起很多身體問題,所以,我們希望通過老遊戲,引起中老年居民的共鳴,尤其是在遊戲中倡導運動健康的生活方式。今天大家意猶未盡,今後我們還將盡可能多地舉辦一些運動、遊戲活動,陪伴他們多多進行戶外運動,暫時遠離手機!”(記者 丁瑤瑤)

編輯:楊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