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劉慶吉:城市基層改革先鋒“大劉書記”
瀋陽日報  2018-06-25 11:07:13

圖片默認標題

劉慶吉(左三)和社區居民嘮家常

  走進五里河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濃濃的“黨味”撲面而來:服務中心設立了“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黨員宣誓室、黨員正身室、黨員首問接待站和黨員組織生活體驗中心、文化活動中心等七室兩站四中心,這個在“紅色堡壘工程”中打造的黨建服務平臺,可以全方位地為轄區黨組織和黨員提供暖心服務。街道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改變與街道黨工委書記劉慶吉多年的努力探索是分不開的。

  “他就是五里河街道基層黨建新模式的實踐者,是城市基層黨建創新發展的時代先鋒。”五里河街道的工作人員感慨地説。

  劉慶吉擔任街道黨工委書記後,如何發揮基層黨建的統領作用成了擺在他面前的最大課題。劉慶吉認為,只有街道黨工委堅強有力,才能有效發揮統籌協調作用。2011年,他到藥大社區提出成立“黨民愛心聯盟”,組織黨員志願者月捐10元錢;2012年,劉慶吉探索打造了五里河地區區域黨建的全新格局;2013年,他又發起成立黨建促進會,實施了“五組聯動十工程”,使區域黨建環環相扣,互推共進。如今,五里河街道黨工委創新的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新模式,把街道的發展定位在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上,率先對內設機構進行了改革,精簡設立了“六室一部一中心”,將職能整合為抓實城市黨建、統籌社區發展、實施綜合管理、優化營商環境、集中便民服務、維護轄區平安6個方面。機構精簡了,職能優化了,關係順暢了,百姓到街道辦事更加便捷高效,“一口式受理”“最多跑一次”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歡迎,“馬上辦”和“釘釘子”精神已在基層落地生根。

  劉慶吉告訴記者:“目前,瀋陽市開展的‘三城聯創’等工作都得到了群眾的大力支持,我們街道承擔的任務,群眾一呼百應,都是在全區率先完成。”

  劉慶吉做街道工作一幹就是39年。為了解民情,他堅持每天下班後都要到小區轉轉,時間一長,居民口中的“劉主任”漸漸變成了 “大劉”“老劉”“慶吉”。“雖然把職務‘叫沒了’,但心裏更舒坦了。”劉慶吉説,“只有把老百姓當朋友、當親人,才能聽到真話,摸到實情,才能真正盡好一名街道幹部的職責。”通過深入群眾,哪個社區的馬路破損、路燈不亮,哪戶居民家的暖氣不熱、生活有困難,劉慶吉都了然于胸,並及時與街道班子成員認真予以解決。

  “當好一名街道幹部,首先要做一名合格的共産黨員。”劉慶吉是這樣説的,更是這樣做的。他用一名黨務工作者的初心和堅守,不斷創新黨建工作,使黨的根基越扎越牢。如今“南有上海五里橋,北有瀋陽五里河”的基層特色黨建模式已經形成,五里河街道黨建工作新模式已經成為瀋陽市乃至遼寧基層黨建的一張名片。(記者 梁馨月 邱菊)

編輯:楊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