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5屆瀋陽法庫陶博會銷售逾10億
中國新聞網  2018-07-13 10:03:10

  為期3天的第15屆瀋陽法庫國際陶瓷博覽交易會7月9日落下帷幕。陶博會期間,海內外客商齊聚法庫,3天裏實現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

  本屆大會共吸引來自廣東、山東、江西、河北、遼寧等地100余家陶機設備製造商、原材料供應商、節能技術服務商、出口貿易商,以及建築陶瓷、藝術陶瓷生産商參展,參展企業種類、數量、品質均創歷史新高。

  來自域內外近萬名陶瓷産品經銷商齊聚法庫,開啟“掃貨”模式。據陶博會組委會初步統計,園區4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和10大專業市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

  據介紹,本屆大會的成果不僅體現在真金白銀的銷售收入上,交流合作的成績同樣斐然,為當地陶瓷産業優化升級再填新動能。

  大會期間,法庫陶瓷産業園區共簽約日用瓷和藝術瓷産業園、玻璃深加工産業園、衛生潔具産業園、絕熱節能保溫材料産業園四大投資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達68.5億元,項目全部達産後,預計年均可實現産值近500億元。

  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是支撐産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大會期間,法庫與東北大學、遼寧法庫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簽訂了聯合建立研究生培養基地協議;與遼寧省輕工科學研究院等達成了共建玄武岩纖維産業研究院協議;瀋陽建築大學就新材料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進行了推介,瀋陽無機非金屬産業技術創新聯盟各成員單位一大批科技創新成果將在法庫完成檢測、小試、中試和就地轉化。

  法庫縣人民政府縣長陳大為表示,將繼續牢固樹立“項目為王”意識,持續加大定向招商、科技招商工作力度,將閒置下來的土地、廠房、設備等優質資源充分激活轉化,並借助遼寧打造新材料産業大省的戰略東風,依託國家級瀋陽新材料産業研究院、遼寧輕工研究院等産學研平臺,努力開創建築産業、新材料産業齊頭並進、互為補充、協同發展的新格局,利用3至5年時間,將法庫打造成建築新材料全産業鏈研發生産基地。 (沈殿成)

編輯:李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