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連中山區益治理平臺問題結案率達94%
遼寧日報  2018-07-26 10:48:27

  前段時間,大連市中山區桃源街道長利社區長利巷6號棄管樓院內,出現了違建房並住有務工人員,安全隱患問題嚴重。

  負責環境巡查的社區網格員發現後立即拍照上傳至益治理(E治理)平臺,隨即社區工作站將問題彙報至街道益治理中心,街道按照預案平級分撥至區執法局益治理中心,執法局組織人員第一時間徹底清除該違章建築,拆後照片再次上傳至益治理平臺。至此,該違建問題的處理過程有圖有真相,智慧化民生平臺的反應速度和透明化處理過程讓人眼界大開,百姓非常滿意。

  益治理平臺是中山區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創新實踐,於今年1月1日試運行,3月1日正式運行,在大連市率先形成管理網格化、治理現代化、服務便利化的基層治理體系,構建了獨具特色的社會治理智慧化管理格局。

  這個平臺具有五大功能:對事件信息進行分析研判並對數據分類推送;對基層業務督促指導;協調聯動;對事件處置結果評價及監督考核;對全區工作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平臺聚合了社會治理、營商環境、惠民服務等六大功能模組、20個子系統,建立了區、街、社區三級聯動機制,並整合了民心網、民意網、12345市民平臺、智慧城管等八大辦理渠道,形成“ 一網在手、案件通辦”的聯防、聯治、聯動基層綜治局面。

  以市容環境治理為例,益治理平臺把全區劃分為239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員,他們手持移動終端,每天上下午巡查全區7511處社會治理隱患點位,每人每次巡查時間至少3小時,步行至少4公里,巡查對象涵蓋市容整治、城市建設、消防隱患、市政設施、險情險段等社會治理重點突出問題。每到一處隱患點位,GPS系統將網格員的足跡即時定位到電子地圖上,發現問題及時上傳到平臺。

  為達成社會治理精細化管理的目標,益治理平臺還開發了“督考130”模組,即1天內要對問題研究部署,3天內要向主管部門反饋完成或階段性辦理情況,所有事項都要跟蹤到底、銷號清零,解決辦事“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如果拖延不辦,系統將會啟動黃色預警甚至亮紅燈。同時,最新研發的領導APP系統,則可實現移動指揮和管理,各級領導按照角色和分管內容定制“領導者駕駛艙”,對分管領域的事件實時處理現狀、熱點區域預警等做到實時了解、指揮、協調、監督。

  記者了解到,按照傳統的治理模式,中山區2017年接報社會治理問題6萬多件。而有了益治理平臺這個“千里眼”和“順風耳”,今年全區僅半年就接報問題6.6萬件,其中80%是網格員主動發現的,問題結案率達94%。益治理平臺體現的政府主動靠前服務意識深得民心。(記者 王剛)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