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連利用各類水源抗旱保生産
遼寧日報  2018-08-08 08:58:37

  “小張,我幾點能排上水班?”“老孫下午1點澆完地,你就接水班,然後4點是老王澆菜。”這是8月7日大連市旅順口區三澗堡街道土城子村放水員張金良與果農蔣希明的一段對話。目前,大連各地正在積極應對持續高溫少雨天氣,有針對性地制定科學的抗災減災措施,最大程度減少農民損失。

  記者從大連市農委了解到,7月中旬以來,大連多地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全市5.18萬公頃農作物受旱,受旱面積佔農作物總面積的18.5%。

  大連市成立了3個調研督導組,分赴災情較重的地區開展抗旱調研督導和服務工作。各地農業部門充分利用各類抗旱水源,集中調度抗旱機具、設備等抗旱物資,在保障人畜飲水安全的前提下,及時組織農民利用現有水源和開闢新水源等措施保障水果、蔬菜等高效農業灌溉用水。

  三澗堡街道是大連市蔬菜、水果的重要生産基地。街道集中調配水源,全街道42眼有水機井和28個平塘、水庫全部開足馬力。各村都成立了抗旱保菜領導小組,對村管機井、平塘、水庫進行統一管理,確保每戶菜農、果農都能用上水。目前,全街道每天出動大小機動車、農用車100多臺,日運輸抗旱生産用水2200多噸。7月以來,全街道的菜地普遍澆水5至7次。

  另外,記者獲悉,大連市農委已于7月末組織和安排農業保險公司赴金普新區、普蘭店區、瓦房店市等受災較重的鄉鎮對大田作物受災情況進行摸底,目前已接到災情報案150多起。對受災嚴重並已確定損失的部分被保險人,已啟動農業保險理賠程式。(記者 呂麗)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