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夢》以舞臺藝術展現城市歷史文化
遼寧日報  2018-08-28 10:43:38

  8月25日,由大連市委宣傳部、大連市文化廣播影視局組織創作的音樂舞蹈史詩《追夢》在遼寧大劇院上演,這是該劇第47場演出。大幕拉開,氣勢恢宏的舞臺場景將觀眾瞬間帶入歷史情境,燈光、舞蹈等舞臺藝術手段勾勒出甲午戰爭的慘烈場面,演員們生動傳神的舞蹈表演以及震撼人心的配樂,深深打動著現場觀眾。

  《追夢》藝術地再現了從中日甲午海戰清朝北洋水師在大連海域全軍覆沒到今天中國第一艘、第二艘航空母艦在大連啟航的歷史。這是一部講述大連城市歷史文化的舞臺藝術作品,以真實歷史事件梳理城市歷史文化。據了解,音樂舞蹈史詩《追夢》全體主創人員均為大連本土文藝工作者。

  十家文藝機構160余名演員參演

  為了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宣傳新時代遼寧精神,鼓舞士氣,團結奮進。同時,應大連市民的強烈要求,大連市委、市政府啟動了音樂舞蹈史詩《追夢》2018演出季活動。據了解,大連歌舞團、大連京劇院、大連雜技團、大連話劇團、大連市藝術研究所等十家文化藝術機構參加了《追夢》的創作,共有160余名演員參加演出。目前,該作品在瀋陽、大連兩地演出47場,觀眾達3萬餘人。

  音樂舞蹈史詩《追夢》曾榮獲省第十屆藝術節金獎。《追夢》由序幕《甲午祭》、第一樂章《山海魂》、第二樂章《家園情》、第三樂章《大潮頌》、尾聲《圓夢曲》組成,集歌唱、舞蹈、雜技等表演形式于一體,以點、線、面相結合的方式,立體化呈現城市歷史文化。中國第一台內燃機車誕生在大連;中國第一艘萬噸巨輪在大連海域下水;中國首列時速100公里、載量最大的地鐵列車在大連“機車搖籃”下線……《追夢》旨在抒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豪情,弘揚新時代遼寧精神。據《追夢》總導演馬志廣介紹,此次來瀋陽是該作品第二輪演出,與首輪演出相比,第二輪演出不僅增強了舞臺表現力,演員表演也更加細膩傳神,同時,舞美、燈光等方面進行了精益求精的修改。

  留言簿寫滿觀眾的深情評語

  在大連演出期間,劇場大廳設有觀眾留言簿。厚厚的留言簿上寫滿了觀眾對《追夢》的真情實感。一位觀眾寫道:“看《追夢》,我落淚了。我深切地感到,我們對自己城市的歷史文化只是一知半解,下次我要帶全家人來欣賞《追夢》。”由於音樂舞蹈史詩《追夢》注重思想性、藝術性,貼近觀眾,很多市民在首次欣賞《追夢》後意猶未盡,有不少觀眾致電、致信大連市文化廣播影視局,詢問下一輪演出時間。市民的觀演熱情,是對《追夢》創排的極大肯定與真誠鼓勵。

  文藝理論家仲呈祥在藝術研討會上給予《追夢》高度評價,他稱讚該劇是用音樂舞蹈史詩展示城市歷史文化的範本,是一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的精品力作。(記者 王臻青)

編輯:李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