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瀋陽為“中國製造”升級“中國智造”搭橋
遼寧日報  2018-09-04 08:44:01

  核心提示

  天高雲淡,遼寧,瀋陽——在初秋最好的時節,赴一場“製造”之約。9月1日至5日,海內外近千家裝備製造業企業再度雲集,一場全球性的行業盛會第17次開啟“筵席”。

  作為我國裝備製造業領域唯一經國務院批准舉辦的國家級、國際性博覽會,中國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自2001年在瀋陽甫一落地,便穩穩紮根17年。

 

  17年,一直求變的是展品:從最初秀“肌肉”的“大塊頭”單體機器林立,進化到現在的高端製造、智慧製造匯聚;17年,始終不變的是靈魂:裝備製造與高新技術。歷經時光洗禮,其“高新”內涵不斷昇華。

  透過展會17年成長變化“圖譜”,看一座城市,觀一方産業,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制博會已不僅是産品技術展示的平臺,更是瀋陽、遼寧乃至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舞臺;她不僅搭建起促成貿易合作的橋梁,更深深結下促進開放共贏的紐帶。

  一場群英匯聚的行業盛會

  展示中國製造業最新技術産品,促進國內外企業信息交流、採購洽談、投資合作——早在2001年獲得國務院批准之時,制博會便被賦予了國家級、國際性的定位和屬性。

  一個規格如此之高的行業盛會,緣何花落瀋陽?

  除裝備製造業産業基礎堅實、産業氛圍濃厚之外,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實施所激發出的企業行業加快成長的強烈意願和迫切需求,以及巨大市場潛力,是促使制博會紮根瀋陽的重要原因。

  “制博會把國際展臺和市場搭到了‘家門口’,我們必須參加啊!”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有這樣認識的當地企業不在少數。瀋陽機床、北方重工、沈鼓集團、特變電工沈變、瀋陽奧拓福等企業都是一屆不落地參加制博會。

  把人才、技術引進來,讓産品、品牌走出去,借制博會的平臺展示、提升自己,是本地企業參展的最直接收穫。

  “來看制博會的,專業觀眾居多,很多是奔著明確目標來的。”開幕當天,一位機器人企業參展商告訴記者,他的展位“火爆得不行”,談合作的客戶絡繹不絕,還有不少觀眾現場掏錢購買産品。

  持續多屆甚至連續17年參加制博會的還有深圳大族鐳射、北京精雕科技等外地企業。這些外地參展企業把制博會作為了解瀋陽企業、開拓東北市場的窗口和平臺,緊抓東北振興的契機,搶佔加快發展的先機。

  積極行動起來的還有省市代表團。蘇州市政府代表團自2015年首次組團參展、設立制博會第一個城市獨立展廳之後,至今已連續4年參加制博會。今年,蘇州40余家“專精特新”型企業結伴而來,大批高端裝備製造業産品集中亮相。

  經過兩年時間的審慎考察後,今年廣東省首次組建經貿代表團參展制博會。這一來,就帶來了3個商協會的40家企業,展品涵蓋電子、機械、智慧裝備、能源數據等多個領域。

  與此同時,世界500強企業及跨國公司日本三菱、松下、三豐、大昭和,德國馬爾,美國美孚,韓國鬥山,瑞士百超紛紛亮相此次展會,而三菱、庫卡等全球知名企業則是連續多年參展。17年來,制博會始終保持著較高的國際化水準,本屆展會境外及外商投資企業展位比例超過33%。

  一條智慧凸顯的成長路徑

  緊扣“裝備製造與高新技術”這一核心主線,今年,中國制博會確定主題為“智慧製造與東北振興”。

  徜徉于11萬平方米的8個展區間,各種高新技術、新奇産品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的“海陸空”機器人組合一齊登臺,大展雄風;新松公司的“北京八分鐘”機器人伴著樂聲翩翩起舞,腦波控制機器人現場演繹“讀心術”;沈鼓集團帶來“中海殼牌120萬噸/年乙烯裝置裂解氣壓縮機組”、神華寧煤10萬空分壓縮機組、“核主泵”等具有世界領先水準的産品模型參展,展示其在國家重大項目“心臟”設備的國産化突破;瀋陽機床除展示4台針對不同行業領域開發的i5智慧機床展品,還實地模擬了5D智造谷、智慧工廠、U2U等不同層級的智造分享模式。

  第一次大規模組團參加制博會的科學技術部,更是帶來眾多奪人眼球的重磅展品: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空白的大型送粉式金屬3D列印裝備,我國第一支“機器人樂隊”,100%命中籃筐的投籃機器人,以及拼屏機器人、素描機器人、腹腔鏡手術機器人、五代智童機器人、智慧雙臂機器人、果蔬採摘機器人等。

  與會專家表示,以工業互聯網為抓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是順應技術、産業變革趨勢,加快製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的客觀要求。

  成長,在回望中呈現。縱觀中國制博會17年來路,一條伴隨“中國製造”發展壯大的智慧曲線深嵌其中。

  從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展覽會同期開展,到國家新型工業化裝備製造産業示範基地成果展同時舉行,再到國防科技工業“兩化”融合內容納入日程、舉行瀋陽國際機器人大會、開設瀋陽國際機器人展、舉辦製造強國高峰論壇……中國制博會立足於中國製造業發展形勢、趨勢、需求,為“中國製造”升級“中國智造”搭橋拓路的成長軌跡由此清晰,使命重任愈加凸顯。

  一方競技助力的升級舞臺

  履踐使命,重在行動。立足於制博會這一競技舞臺,瀋陽打開了産業乃至城市轉型升級的廣闊空間。

  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紮實貫徹省委、省政府“五大發展戰略”和“一帶五基地”建設部署,瀋陽全力推進“四個中心”建設。

  圍繞打造東北亞先進裝備智慧製造中心,瀋陽市以重點行業智慧化升級為切入點,以建設先進裝備體系、智慧製造體系、技術創新體系、管理支撐體系為著力點,以“兩化”深度融合、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産業聯盟為支撐點,積極構建先進裝備智慧製造生態體系,吸引更多更好智慧製造企業項目集聚瀋陽。

  一方面,通過實施製造業智慧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和智慧製造試點示範專項行動,瀋陽市對傳統産業進行智慧化改造。目前,全市規模以上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65%,規模以上企業關鍵工序製造裝備數控化率達到52%,均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實施智慧升級示範項目百餘個,生産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

  另一方面,瀋陽積極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吸引優質項目、資金入駐。今年上半年,瀋陽市吸引投資同比增長32%;全市投資億元以上項目從年初的600個增加至877個;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168家“落子”瀋陽。伴隨資金、項目的進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涌現,帶動機器人、新一代信息技術、IC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體系加快形成,為瀋陽乃至遼寧工業高品質發展注入新活力。

  今年1月至6月,瀋陽經濟運行主要數據全面向好:完成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3%;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4%;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6%。

  以展為媒,借展之約,瀋陽對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資源的吸納能力持續提升;集結力量,匯聚智慧,瀋陽製造邁向智造的步伐一路鏗鏘。(記者/張艾陽 金曉玲)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