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原縣財政列支1000萬推進“黨建+村級集體經濟”
遼寧日報  2018-09-27 11:51:20

  撫順清原滿族自治縣用好“黨建+”,解決脫貧攻堅中無錢辦事、缺乏發展後勁問題。

  推進“黨建+村級集體經濟”。縣財政列支1000萬元,對村集體經濟薄弱村重點扶持。按照抓點帶面工作思路,分三步實施:第一步抓好17個200萬元省扶持壯大集體經濟試點村,第二步抓好5個30萬元黨費補助貧困村,第三步抓好77個22.5萬元省市資金配套重點村。現已實現99個村産業、項目全覆蓋,帶動脫貧效果明顯。如南山城鎮三勝堡村利用省總工會扶持資金,累計發展5.3公頃玉竹和8公頃龍膽草種植,並利用其中的110萬元、村集體和70戶貧困戶投資的25萬元,成立聯心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以股份制形式進行肉牛集中飼養和經營,現總存欄量已達133頭。推進“黨建+合作經營”。確定以黨支部為引領,實行“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經營形式。如英額門鎮新民屯村黨支部牽頭成立騰飛禽畜專業養殖合作社發展養牛産業,帶動16名黨員集資入股160萬元,並將59戶貧困戶吸納進來,每年固定分紅600元。推進“黨建+産業發展”。將該縣大生態、大旅遊、大健康、大能源“四大産業”與脫貧攻堅工作有機結合,根據貧困戶條件因戶施策。大蘇河鄉實施黑木耳産業兜底工程,帶動全鄉243個貧困戶、690口人脫貧,每戶增收3500元。推進“黨建+項目建設”。如利用轉型後扶貧互助週轉資金,在全縣範圍內建設光伏發電系統,帶動1800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平均收益900元。英額門鎮椽子溝村依託龍膽草種植,組建龍盛中藥材加工有限公司,産值達1000萬元,利潤達6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可達15萬元以上。(高峰)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