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記者從丹東市城市環境服務中心了解到,丹東垃圾處理場改造建設項目招標工作已完成,正在進行“兩評一案”的評審修改。這一項目建成後,可以顯著改善城市環境及景觀生態,使城市垃圾處理走向資源化、能源化、社會化。
扛掃帚、掄大銑、推平車、搖鈴鐺,穿街走巷收垃圾,這是老一代環衛工人的記憶。隨著設備的不斷更新和市民素養的提升,如今,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小了,而工作品質提高了。多年來,丹東環衛部門通過不斷創新垃圾收集清運方式,提升城市“顏值”。
2012年7月,丹東環衛部門撤除主城區敞口垃圾箱近700個,投放封閉垃圾桶2100個,投入垃圾收集車13台,完成“撤箱換桶”任務。至此,除城市入城口的東平大街、勝利街、黃海大街外,丹東城區全部完成撤箱進站任務,實現垃圾收集方式的歷史性變革。
在撤箱進站的基礎上,2014年初,丹東環衛部門採取壓縮式垃圾收集車和小型流動垃圾收集車定時上門收集相結合的辦法,變原有的垃圾二次收運為一次收運,“垃圾不落地”工程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為解決市民登高傾倒垃圾的煩惱,通過多次考核、論證,丹東對北部山區垃圾清運方式實施了變革,將原有的垃圾收集臺站,改變為車廂可卸式垃圾收集箱或垃圾抱桶,較好地解決了多年來北部山區垃圾收運職責交叉問題,有效提高了北部山區環境衛生水準。
2017年,丹東市首座糞便無害化垃圾處理場在浪頭鎮瓦房村投入運營,其使用標誌著丹東自此終結了原始露天儲糞池使用的時代。眼下,丹東垃圾處理場改造建設項目啟動,該項目建成使用後,將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及景觀生態。
近年來,丹東進一步加大對環衛設施、設備和車輛運行能力的改造。為解決垃圾污水沿途灑落問題,丹東環衛處修配中心成立技術攻關小組進行技術創新,經過反復試驗,突破了焊接工藝、胎具的使用、對接的距離、焊口的坡度、焊接的方式、受熱變形等難題,終於成功將兩塊車廂改制為三塊車廂。此項改制技術不僅降低了車輛油耗,還節約了資金,大大減輕了環衛工人的工作量。
“現在待遇一天比一天好,社會上理解我們的人也越來越多,為城市的美化凈化受點兒累值啊!”10月16日,在振興區港灣街清掃路面的環衛工人都基華説。這幾年,隨著垃圾清運方式的變革,丹東環衛工人的作業環境有了極大改善。各個環衛單位積極改善職工作業環境,購置了各種作業車輛,設立了職工學習活動室、食堂、值班室、衛生間、洗澡間,營造了乾淨舒適的工作環境,讓環衛工人有了“家”。從2014年開始,丹東將每年10月26日確立為全市環衛工人日。環衛工人日的確立,使越來越多的社會團體及愛心組織關注並真正加入關愛環衛工人的隊伍中。目前,丹東先後設立勞動者“愛心驛站”達100多個,形成關心關愛一線勞動者的溫暖氛圍。(記者 蔡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