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連民營市場主體突破67萬戶
遼寧日報  2018-11-16 09:46:40

  恒力石化(大連長興島)産業園建設過程中,恒力石化公司反映關鍵設備運輸滯後和天然氣管線配套建設滯後影響投料試産的問題,大連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第一時間作出批示,市政府安排專人專職負責推進該項目,協調各相關單位開闢“綠色通道”,推動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第一批設備不到10天就抵達項目現場,創出了服務項目的“恒力速度”。這是大連市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的生動事例。

  近年來,大連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把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作為“兩先區”建設的重要戰略,積極推動民營經濟在政策環境、創新環境、金融環境及人才隊伍建設等領域改革,先後出臺了20條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意見、26條優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環境政策意見和66條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斷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支撐大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穩定增長的重要基礎、增加稅收的重要來源、促進創新的重要主體、安置就業的重要渠道。截至目前,大連市民營市場主體已突破67萬戶。從經濟貢獻率看,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佔全市地區生産總值的52%,各縣(市)區財政收入85%以上由民營經濟創造。從科技貢獻率看,全市80%以上的科技企業是民營企業。從就業看,民營企業吸納的就業人數佔全市就業人數的75%以上。從企業家隊伍看,一大批勇於創業、敢於創新的企業家,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嶄露頭角、脫穎而出。在今年8月全國工商聯發佈的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大連有4家企業入圍,進入前20位的有2家,其中大商集團列第10位,萬達集團列第17位。

  通過“放管服”改革,大連市政務環境煥然一新。在全省率先公佈3031項政府部門權責清單,職權項目精簡46.7%,實現了“清單之外無權力,大廳之外無審批”。通過商事制度改革,今年上半年新增民營企業2.19萬戶,新增個體工商戶3.57萬戶。通過收費清理改革,全市保留的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只有9項。通過全面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上半年企業享受稅收優惠達357億元。

  通過實施科技創新政策,創業創新環境全面優化。上半年,全市認定登記技術合同3217項,成交金額31.1億元,完成科技成果落地轉化240項;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6.9件;195家企業通過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1252家企業通過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備案;6戶民營企業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9戶企業被認定為市級企業技術中心。通過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相關政策措施,累計建立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49家,其中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1家,國家級大學科技園2家。市備案眾創空間62家,其中國家備案眾創空間31家,累計創建小企業創業基地29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22個,其中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6個。

  通過舉辦融資電視專項行動,推動銀企合作,金融環境顯著改善。開展各類銀企對接活動19次,企業獲得銀行貸款1.23億元。通過引導企業多渠道融資,上半年,30家企業在“四板”市場成功掛牌,“四板”市場掛牌企業已突破400家,上市公司累計達28家。通過創新金融服務,各金融機構成立小微和科技類專業服務團隊達到400余個,推出了中小微融資專屬産品200余種。上半年,全市銀行機構中小微企業貸款餘額5494.55億元,比年初增加43.63億元,增長0.8%。其中,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064.74億元。

  通過實施企業博士後人才集聚、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百千萬人才工程”等人才培養工程,人才環境更加優越。上半年,全市共免費培訓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專業技術人才8900余名;開展2018年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評選工作,21名民營企業家被確定為擬推薦人選。通過落實高技能人才新政,現已認定市級領軍人才207人。(記者 王剛)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