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革開放40年 遼寧GDP增30.3倍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8-11-20 17:50:58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報道(歐陽舒楠):11月20日,遼寧省新聞辦召開“改革開放40年輝煌成就”主題系列的首場新聞發佈會。會議展示了遼寧經濟發展輝煌成就。

  遼寧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辦公廳黨組書記、主任呂宏在發佈會上介紹,遼寧省地區生産總值從1978年的229.2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34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是1978年的30.3倍;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從1978年的680元增長到2017年的5.35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是1978年的23.8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速達8.7%,從1978年的92.6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392.8億元,是1978年的25.8倍。

  2017年全省進出口總額實現6737.4億元,是1979年的37倍,年均增速達11.2%。到2017年底,全省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220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有200多個投資項目落戶遼寧。

  民營經濟蓬勃發展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民營經濟在遼寧興起;九十年代,出現了億元級、十億元級的民營企業;近年來,進一步形成了百億元級、千億元級的民營企業集團。

  忠旺集團成為“復興號”標準動車組整車車體主要鋁材供應商,大連萬達等企業進入全國民營企業500強前20。從2017年的情況看,全省民營經濟貢獻了近30%的稅收,容納了近60%的就業,帶動了近40%的出口,已經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今年8月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在瀋陽舉行,進一步提振了民營企業在遼寧發展的信心,為推動遼寧實現高品質發展注入活力。

  區域發展統籌推進

  深入實施“五大區域發展戰略”,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上升為國家戰略,瀋陽經濟區協同發展,突破遼西北發展戰略加快實施,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建設方案獲國家批准,縣域經濟穩步發展,全省縣域生産總值佔比接近30%。 

  2017年,沿海經濟帶、瀋陽經濟區和遼西北地區生産總值佔14個市合計的比重分別為50.6%、41.9%和7.5%。

  基礎設施日益優化

  1990年,“神州第一路”——沈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車。2003年,中國第一條高鐵——秦沈客運專線開通運營。

  到2017年末,遼寧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4212公里,在全省範圍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全省鐵路網運營里程5950公里,其中高速鐵路1526公里,京沈鐵路(遼寧段)今年底即將通車,屆時將實現省內全部地級市與省會高鐵互通;民航通航里程3143.1萬公里,生産用碼頭泊位421個,港口貨物吞吐量11.3億噸,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網絡不斷完善。

  工業經濟規模不斷擴大

  全省工業經濟總量(按工業總産值計算)從1978年的396.6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2.3萬億元,工業企業數從1978年的1.4萬戶增加到2017年的12.4萬戶。

  2017年,全省年産乙烯157.2萬噸、化學纖維26.5萬噸、鋼材6395.8萬噸、金屬切削機床6.4萬台、汽車97.1萬輛,均居全國前列,工業經濟總體水準邁上了新臺階。

  先進裝備製造為國建功

  “遼寧艦”入列、首艘國産航母下水,艦載殲擊機、水下機器人、自行設計數控機床、自主知識産權燃氣輪機、全身掃描CT機、大功率交流傳動內燃機、30萬噸油輪、68噸自卸貨車……眾多大國重器、眾多“國産第一”,為共和國工業、軍事、科技事業做出“遼寧貢獻”。

  近年來,遼寧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航空航天裝備、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等産業技術水準進一步提升,中高端數控機床、自動化成套裝備、工業機器人等智慧裝備産業發展勢頭良好,在國內居於前列。

  工業産業格局優化調整

  撫順百萬噸乙烯、遼陽俄羅斯原油加工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産,恒力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進入試生産階段,遼寧省已成為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的世界級煉化基地,石化工業煉化一體化和産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精細化工産業發展穩步推進;高端結構用鋼、高端鋁材和高端鈦合金等産品結構不斷改善,鞍鋼、本鋼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産品比重佔85%以上。

  2017年,全省裝備製造業、石化工業、冶金工業、農産品加工業和建材工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32.0%、26.8%、14.2%、10.0%和3.2%。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