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遼寧歌舞團新作以詩詞為綱舞蹈為體
遼寧日報  2018-11-21 10:41:12

遼寧歌舞團新作以詩詞為綱舞蹈為體

  大型舞蹈詩劇《月頌》劇照。 樊慶亮 攝

  11月20日,遼寧歌舞團新創大型舞蹈詩劇《月頌》在遼寧大劇院進行首演前的聯排。

  《月頌》既是一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舞臺藝術作品,也是一幅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輝煌成就的典雅畫卷。該劇以舞蹈為主體,綜合運用多種藝術手法,創造性地將優美的詩文、曼妙的舞蹈、精巧的雜技融為一體,徐徐展開一幅幅畫面唯美、情感濃郁、意境深遠的舞臺藝術畫卷。

  經過3個多月的緊張排練,《月頌》將於11月22日至24日在遼寧大劇院上演。

  各篇章均以古詩詞開篇

  《月頌》分為6個篇章,分別是《天涯共此時》《山水月光中》《月上柳梢頭》《冷月照徵人》《月是故鄉明》《千里共嬋娟》。記者在排練現場看到的是《月是故鄉明》片段,舞臺上群舞演員水袖翩躚,在抒情婉轉的旋律中舞姿曼妙,好似九天仙女下凡塵。每一名群舞演員均戴著月亮造型的頭飾,身著湖藍色舞衣,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呈現出月光如水水如天的綺麗景觀。

  《月頌》每一個篇章均以古典詩詞開宗明義,6個篇章分別引用《詩經·天保》《清平樂》《詩經·月出》《出塞》《陽關引》《水調歌頭》作為抒發情感、闡釋月文化的主題。

  其中,《月是故鄉明》篇章便引用寇準所作宋詞《陽關引》作為主題,舞臺背景上題寫出詞句:“更盡一杯酒,歌一闋。嘆人生,最難歡聚,易離別。且莫辭沉醉,聽取陽關徹。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編導綜合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段,多維度呈現中國傳統文化之美。整個舞臺瀰漫著寫意之美,沁人心脾。

  舞蹈詩劇《月頌》各篇章構思出精巧的情節,從不同視角展現出中國傳統月文化。從月光中的山水美景,到月下的相知相戀,從冷月徵人的雄壯,到對月思鄉的深情,盡顯和諧之美。6個篇章之間各自獨立,又有邏輯關聯,主題鮮明,立意深遠。《月頌》帶觀眾隨“月”而行,領略祖國大地山川秀美,感悟團圓和美的幸福生活,抒寫振奮人心的新時代篇章。

  會集多位知名藝術家

  據遼寧歌舞團副團長馬玉麗介紹,《月頌》是在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的指導下完成的。經過主創人員的精心創作,經過3個多月的緊張排練,這部作品將於11月22日至24日在遼寧大劇院上演。

  《月頌》會集了遼寧省乃至全國優秀的藝術家,該劇由黃偉英編劇;鄭兵作曲;馬玉麗擔任總導演;張強、劉翠、李月擔任執行導演;黃濤擔任舞美設計;袁京南擔任燈光設計;阿寬擔任服裝設計;賈雷擔任造型設計;李超林、樊慶亮擔任視頻設計。青年舞蹈家和尚、楊珂、劉冰媛、王進、李博等聯袂演出。

  遼寧歌舞團出精品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能夠會集一流藝術創作力量,細緻分工,默契合作。為了創作出舞臺藝術精品,主創人員堅持精益求精原則,從整部作品的大局考慮,相互配合,不斷修改、打磨、提高。

  作為全國著名歌舞藝術院團,遼寧歌舞團曾創作演出《珍珠湖》《白鹿額娘》《梅蘭芳》等享譽全國的優秀舞劇。沉寂多年後,遼寧歌舞團集合一流主創團隊創作出的一部風格唯美的大型舞蹈詩劇《月頌》,因此備受矚目。這是一部詩化的舞臺藝術作品,以中國古典詩詞為主線結構篇章,以中國古典舞融合現代舞作為舞蹈詩劇的主要呈現方式。藝術精湛、風格浪漫、詩情畫意、人文關懷是這部作品的顯著特徵。

  瀋陽首演後,《月頌》將赴國內其他省市巡演。(記者 王臻青)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