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迎新年·促傳承”遼寧省非遺展示展演活動圓滿落幕
瀋陽日報  2019-01-02 09:30:51

“迎新年·促傳承”遼寧省非遺展示展演活動圓滿落幕

  2018年12月30日,是2019年元旦假期的第一天,當人們還在享受著節日裏恬靜的休閒時光,遼寧省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文馨苑及其附屬展示空間卻已漸漸喧鬧起來。伴隨著一聲響過一聲、一聲急過一聲的鑼鼓點,海城高蹺扭起來,由此也正式拉開了“迎新年·促傳承”遼寧省非遺展示展演活動的序幕。

  這次活動由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辦,遼寧省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承辦,瀋陽評劇院協辦,遼寧省文化藝術研究院作為支持單位。活動期間,“傳統技藝展示”和“筱派評劇摺子戲專場展演”兩大內容接連上演,30余個非遺項目,近百名傳承人和演職人員參展。精湛的手藝絕活展示和精彩的摺子戲展演,不僅增添了節日的文化氛圍,更增強了市民的文化幸福感、獲得感和滿足感。

  “好吃的、好玩兒的、好看的,熱熱鬧鬧的”

  在傳統技藝展示區,灰墻黛瓦紅燈籠、古色古香的傳統戲臺以及隨處可見的倣民居陳設,讓人倍感喜慶和親切。傳承人們置身在這樣古樸的空間裏,各自操持著手裏的活計,展示著那些蘊含深厚的手藝絕活兒。來來往往的觀眾,走走看看,不時駐足在感興趣的攤位前,或拍拍照片,或與傳承人閒話幾句。

  “這個刺繡我小時候就學過,過端午的時候我媽就帶著我們編五彩線、繡荷包呢。”今年75歲的觀眾張阿姨看到多年不見的民間刺繡手藝,格外高興。她説自己小時候住農村,過年剪窗花、炕圍都是自己動手,那時候覺得這就是年節的象徵。後來進了城,貼窗花的習俗雖然還在,但是已經都是買來的塑膠紙窗花了,想再咂麼咂麼老手藝的味兒,卻苦於找不到地方。

  “讓看不見的傳統文化落了地,生了根”

  初春枝滿族剪紙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初春枝自被命名為非遺傳承人以來,每年都會參加省市縣組織的各類展示展演活動。她説,以前的活動場地大多是在室外露天舉行,又怕下雨,又怕颳風,現在好了,“有了文馨苑,我終於不用再東奔西走了,一下子就有了歸屬感。”傳統錫雕傳承人石岩是第一次來文馨苑參加非遺展示活動,他很興奮,“這些看不見的傳統文化就算落了地,生了根了。”

  王卓專門從營口趕到瀋陽,來看筱派評劇摺子戲專場展演。“我覺得非遺活動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能讓看不見的傳統文化變得可聽、可見、可感,長此以往骨血裏就會生出文化基因來。”筱派評劇國家級傳承人筱俊亭的親傳弟子王曉玉,談到此次活動時説道:“評劇的振興、傳承和發展,依然需要這種常態活動的支持和助力。”

  據了解,省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一直在積極推進非遺傳習展示場館的建設工作,自2018年6月開放文馨苑小劇場及其附屬展示空間以來,已先後策劃舉辦了多項主題性、體驗式展示展演活動;同時每月推出兩場惠民演出。現如今,文馨苑及其附屬展示空間已經逐漸成為傳統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和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日益發揮著遼沈文化客廳的重要作用。(記者 王秒 通訊員李陽/文  李浩/攝)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