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庫瞄準六大産業發展“飛地經濟”
遼寧日報  2019-01-04 08:56:09

  總投資150億元的通用航空産業系列項目、總投資1億元的瀋陽德比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DIY文化美術用品生産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的遼寧廣利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農産品加工倉儲項目……1月2日,記者獲悉,目前,法庫縣儲備的13個“飛地經濟”項目總投資達161億元。為支持“飛地經濟”發展,法庫縣每年安排1000萬元資金支持“飛地經濟”産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為提升發展動能,做強做優縣域經濟,瀋陽市推進發展新的經濟合作模式——“飛地經濟”。這种經濟合作模式將打破區劃限制,通過創新規劃、建設、管理和稅收指標分成等合作機制,把因區位不同、資源制約、規劃限制、産業配套等因素,不宜在原區域(即飛出地)發展或孵化的項目轉移到承接區域(即飛入地)。

  記者了解到,根據《法庫縣加快“飛地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法庫將以現代陶瓷(建材)産業園、通用航空産業園、遼河輕工電器産業園、孟家綠色食品産業園、東湖現代服務業和文旅産業園“五園”作為“飛地經濟”的主要載體,重點發展陶瓷、通航配套、輕工電器、現代服務業、文化旅遊和農産品加工六大産業。同時,法庫出臺“爭取到的瀋陽市本級扶持縣域‘飛地經濟’發展的獎勵資金,全部用於獎勵‘飛出地’”“縣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資金支持‘飛地經濟’産業園區道路、電力、供水以及污水處理等公共基礎設施”等政策支持“飛地經濟”發展。

  為著力解決“飛得慢”問題,法庫縣深化縣鄉財稅體制改革,從今年起徹底實行“分灶吃飯”,縣級財政不再為鄉鎮財政兜底,倒逼鄉鎮招商引資、培育財源、加快發展。“飛地經濟”項目産生的財稅收入、經濟指標及時分劈,重大項目“一事一議”,利益分配向鄉鎮傾斜。法庫縣還規定,從現在起,每個鄉鎮每年必保落地開工“飛地經濟”項目3個,並對推進“飛地經濟”工作進行全過程考核,對考評結果優秀的鄉鎮給予重獎,成績突出的個人提拔重用;第一年考核排在後三名的鄉鎮取消評優資格,對主要領導進行誡勉談話;兩年考核連續排在後三名的鄉鎮,對主要領導進行崗位調整。對各園區、縣直各部門在推進“飛地經濟”工作中所承擔的任務,嚴格考核,兌現獎懲。

  目前,法庫縣分別和瀋陽市大東區、渾南區、于洪區簽訂了“飛地經濟”合作發展協議,在物流産業、通航産業、農産品加工業等方面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協作發展,推動項目向優勢園區集中,實現資源互補、收益分享。按照計劃,法庫明年將落地開工“飛地經濟”項目60個以上,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5億元。(記者 陶陽)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