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東去年財政支出增量85%用於民生
遼寧日報  2019-01-15 08:45:05

  “不僅路修得越來越好,連公交站點也這麼人性化,咱老百姓的幸福感真是一年比一年強!” 1月14日,正在丹東市府廣場附近等公交車的市民發出了這樣的讚嘆。

  在過去的一年裏,丹東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振興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面對財政增收乏力、支出加大的情況,丹東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把增量的85%用於民生事業,傾情傾力保民生、惠民生。

  “以前屋子四處透風,晚上睡覺得穿厚衣服。現在家裏特別暖和,覺得生活很美好!”坐在自家的熱炕頭上,寬甸滿族自治縣牛毛塢鎮泉山村村民孫忠厚高興地對記者説。75歲的孫忠厚患有眼疾,幾畝玉米地是家裏唯一的收入來源。這幾年,在各級政府和幫扶單位的扶持下,孫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來。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丹東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頭等大事,順應群眾期盼,厚植民生沃土。去年以來,丹東安排3.7億元,支持教育均衡發展;安排1億元,確保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籌措6.9億元,落實城鄉醫保和公共衛生項目補助政策;安排4.5億元,落實城鄉低保戶、殘疾人等群體救助福利政策;安排1.4億元,落實公益性崗位等就業創業和失業保障政策;安排6100萬元,支持城市棚戶區改造……

  從人民群眾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丹東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幹一件成一件。一年來,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66%,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養老金“十四連漲”、城鄉低保“十三連漲”,撫恤優待等救助標準穩步提高;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3000余萬元,為2萬餘名殘疾人免費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完成棚戶區住房改造1647套、農村危房改造2140戶、老舊小區改造17個……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數據,讓丹東百姓的獲得感越來越強。(記者 黃寶鋒 蔡曉華)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