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瀋陽新春民族音樂會:弦歌辭舊歲 和韻奏華章
中國新聞網  2019-01-21 09:47:48

  中新網瀋陽1月18日電 (沈殿成)弦歌辭舊歲,和韻奏華章。1月18日晚,2019年瀋陽新春民族音樂會在盛京大劇院上演。省市領導與廣大市民共同欣賞了一場民族音樂的視聽盛宴。

  本場音樂會由中共瀋陽市委宣傳部和瀋陽音樂學院共同主辦。音樂會以講好瀋陽故事、傳播好瀋陽聲音、樹立好瀋陽形象為主旨,以新春民族音樂的形式,共譜瀋陽振興發展的華美樂章,共建和諧美好的幸福家園,不斷創造“瀋陽精彩”。

  音樂會在童聲合唱《瀋陽歡迎你》中拉開帷幕。民族管弦樂《絲綢之路》是一部帶有鮮明西域風情的樂曲,音樂熱情奔放、大氣磅薄,寓意祖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輝煌成就;《瑤族舞曲》描繪了瑤族民眾歡歌熱舞的喜慶場面;古箏協奏曲《楓橋夜泊》吸取了崑曲、蘇州民歌、絲竹等曲式和音調特點,展現出了中華民族傳統樂器獨有的神韻及古典音樂魅力;嗩吶協奏曲《樂》歡快喜慶,嗩吶的強大表現力將觀眾帶到了熱烈歡樂的氣氛中。

  演出中,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東北音畫《白山黑水間》,採用全新的音樂語言與民族管弦樂隊配器技法,詮釋了東北人民的豪爽剛毅與細膩柔情;板胡協奏曲《抬花轎》用板胡特有的演奏技巧,表現了中國傳統娶親時抬花轎的歡樂場面;民族管弦樂《驚春》《忙夏》是國家藝術基金項目《高粱紅了》組曲的第一、第二樂章,從春的播種到夏的期盼,展示了關東人民的生活與勞作場面,表現了黑土地兒女對未來的美好追求與嚮往。

  本場音樂會大氣磅薄,高潮迭起。二胡、高胡、琵琶、胡琴、打擊樂等20余種民族樂器的演奏,或古典、或現代,或唯美、或質樸,或悠揚、或激昂,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歌頌家國情懷、時代精神,弘揚中國精神、民族文化,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展示了瀋陽音樂學院教育教學成果的同時又為沈城人民奉獻了一場民族音樂的視聽盛宴。

  沈音·北方民族樂團成立於2000年,成員由瀋陽音樂學院民族器樂係各專業優秀的研究生、本科生及部分青年教師組成,目前成員已達百餘人。樂團成立以來,成功舉辦了百餘場音樂會,得到業內專家及社會各界人士廣泛讚譽。樂團中的部分師生應邀赴國內外演出、講學,足跡遍佈美國、德國、北愛爾蘭、俄羅斯、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加拿大及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完)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