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連長海縣老百姓放海燈最愛“環保燈”
大連日報  2019-02-18 09:27:12

大連長海縣老百姓放海燈最愛“環保燈”

大連長海縣老百姓放海燈最愛“環保燈”

  現在的漁燈多以可降解的環保類廣告板為主要材料。

不用電池更環保,萬千燭光祈福大海。

  正月十三是傳説中海神娘娘的生日,2月17日,大連長海縣迎來了2019年漁家風情迎春會的重頭戲——祈春活動,海島千家萬戶來到各島娘娘供奉區祭拜海神娘娘,參加三元宮海神節,到各自然海灣漂放海燈,祈禱一年的漁事活動平安豐收。近十幾年來,很多新落戶的本地人和打工族也積極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逐漸融入海島的民俗生活。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知識的普及,正月十三放海燈的神秘色彩已經淡化,逐漸演變成一種社會娛樂慶典活動,成為海島民間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彰顯無窮魅力。長海放海燈民俗作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也是漁家百姓的驕傲。正月十三一大早,長海縣大長山島鎮商業街人群如織,地面上整齊地擺放著各式漁燈,許多人駐足精心挑選。82歲的傅吉本老人已經製作漁燈6年了,這項手藝是他參照模型自學而成的,這幾年,老人的女兒、兒媳婦等一家人每到正月十一就來到商業街售賣他製作的漁燈,老人推著滿載漁燈的小車為家人們送貨,3天的時間就能賣上三百四五十個。去年清明節,老人便開始製作漁燈,有時一天做上兩個,這已經成為他閒暇時的一種樂趣,以可降解的環保類廣告板為主要材料的漁燈包括1.2米、90釐米、70釐米3種長度,價格從幾十元到100元不等。

  近年來,長海縣“生態立縣”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國家級生態縣的榮譽更是令漁家兒女無比自豪。百姓的生態環保意識越來越強,人們親自製作或購買的漁燈大都是環保材質的,蠟燭也漸漸取代了電池,大家都默默守護賴以生存的美麗家園,為“國際生態島”建設貢獻力量。(張倩文 記者 李小華)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