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有江南——《十竹齋箋譜》瀋陽大展”開幕
瀋陽日報  2019-12-27 09:52:36

  古時,文人雅士往往自製箋紙,以代表其高雅,不入流俗。箋紙,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也是中國傳統的藝術形式和交流載體之一。

  由宋雨桂藝術館、南京十竹齋畫院共同主辦的“冬至有江南——《十竹齋箋譜》瀋陽大展”日前開幕,這也是瀋陽歷史上首次舉行箋譜專題文化展。

  瀋陽首次舉行箋譜專題文化展

  《十竹齋箋譜》是明朝萬曆年間胡正言出版刊印的,這部箋譜運用了當時最先進的饾(dòu)版、拱花彩色套印技術,精緻完美的手工立體彩色套印技術達到巔峰,成為文化藝術和印刷出版史上的不朽經典。

  目前,世界上僅存一部明版《十竹齋箋譜》,由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

  2015年,南京十竹齋畫院以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明版《十竹齋箋譜》為底本,歷時四年復刻《十竹齋箋譜》,並於今年8月面世,引起海內外關注。

  此次展出的作品有50幅,皆為當代書畫家在復刻的《十竹齋箋譜》上的再創作。宋雨桂藝術館宋十里館長説:“此次展覽填補了瀋陽文化展覽的空白,是首次舉行箋譜專題文化展。”

  給瀋陽文化增添新熱點

  為了讓更多的瀋陽市民了解箋譜文化,主辦方還舉行了“江南風雅東方情懷”座談會。座談會由南京大學副教授陸遠主持。瀋陽文化名人周維新、初國卿、崔曉柏、宋十里、吳限、曾鵬、勾雨峰等人出席座談會。《中國書房》主編劉蟾親臨現場並給予高度評價。

  瀋陽文史研究館館員初國卿説:“箋紙是文化中的文化,藝術中的藝術。箋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文人色彩和書卷氣質的一種藝術品,它集中國紙、中國繪畫、中國書法、中國詩、中國印于一體,通過最傳統、最具色彩的刷印技術,即饾版和拱花製作出來。”

  瀋陽非遺項目——印譜鈐拓製作技藝(齊派)傳承人鄧楷説:“在瀋陽能夠看到具有江南風格的箋紙太難得了,本次展覽給瀋陽文化增添了一個新的熱點,這對於瀋陽文化的建設,提高瀋陽人的文化品質有著重要意義。”

  兩城市將實現文化資源共享

  南京十竹齋畫院執行院長衛江梅説:“箋紙是舊時文人雅士用於題咏或書信的小幅紙張,通常為縱三十釐米、橫十八釐米左右。紙質潔白、勻薄、細膩、柔滑,印有淡雅而精美的圖案花紋。本次展覽是我們繼北京、南京、三亞、海口之後,來到的第五個城市。瀋陽的觀眾太熱情,瀋陽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今後,我們希望與瀋陽的文化名人合作,推動瀋陽與南京的文化資源共享。”

  鄧楷説:“我們與南京十竹齋畫院合作,推出十竹齋箋譜版、由著名畫家周鐵衡和周維新父子創作的‘盛京八景’,目前已經簽署了合作協議,該項目將成為瀋陽非遺文化在文創方面的新亮點。”

  展覽持續至2020年2月15日。(記者 楊博/文)

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