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雙千”訪談⑦|“雙千行動”讓結核病患者感受社會溫暖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20-06-17 12:33:13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李靜虹1

江西省胸科醫院主任醫師李靜虹(右)在為患者查看片子 供圖 江西省胸科醫院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報道(楊薇):10年間,患病母親不敢親近孩子,這讓同樣作為母親的江西省胸科醫院主任醫師李靜虹頗為感慨。

  “作為醫生,我們能為患者做的有限,我們能給予的更多的是醫學上的支持,但對於一些貧困的耐藥結核病患者來説,社會關愛也必不可少。”李靜虹説道。

 10年耐藥結核媽媽 終於可以給孩子溫暖的擁抱

  江西省胸科醫院主任李靜虹多年來一直關注著結核病患者的治療和科普傳播。

  作為一線醫生,李靜虹看到了太多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患者和家庭,她非常希望全社會能夠更加關愛結核病患者,特別是耐藥結核病患者。

  日前,李靜虹在接受國際在線遼寧頻道專訪時表示,一個耐藥結核病患者就能拖垮一個家庭。

  “我有一個患者,10年前就治療過結核病,現在已經是耐藥患者,耐藥結核病給她帶來的打擊是,每個月要自費購買一萬多元的藥,家裏還有兩個老人和4個小孩,她自己喪失勞動力,老公每個月打工賺不到3000元。又要養小孩養老人,真的非常難。”李靜虹説,2016年“雙千行動”走進江西後,就將這位患者納入“雙千行動”裏,使她得到了救助。此外,因為這位患者是耐藥肺結核病人,江西省胸科醫院還給她提供了免費的藥物,幫助她樹立治療的信心。

  “她現在治療的效果還可以,也能夠堅持吃藥了。前兩天,她發了她和4個小孩的視頻給我看,她説她終於可以抱她的孩子了。”李靜虹説,當聽到她以前連小孩都不敢抱時,同樣作為母親的李靜虹落淚了,“她説現在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能給孩子溫暖的擁抱。”

  早發現早治療 從源頭切斷傳染源

  經過多年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李靜虹表示,耐藥結核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了,但納入治療率卻很低,大約只有47%。為什麼有接近一半的人都沒有納入治療呢?李靜虹認為,主要原因就是費用和治療效果不理想的問題,要想解決耐藥結核治療效果的問題,最根本的方法是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早期發現、及時治療,結核菌量就不會那麼大,使耐藥産生機會小一點。患者不能自己隨意亂停藥亂用藥。”李靜虹表示,只有在醫生的監控下用藥,才能預防復發,達到適量用藥、全程用藥。

  李靜虹提醒,如果發現自己咳嗽咳痰兩周,就一定要去專科醫院檢查,早期發現才能避免在人群中傳播,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

  提到“雙千行動”,李靜虹非常感謝中國防癆協會和復星集團、瀋陽紅旗制藥聯合發起的這個公益項目。“它是純公益性的,針對貧困結核病人。”李靜虹説,看到更多的人來關注關愛結核病患者,患者和防癆人的心中十分溫暖。

編輯:王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