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眾點單志願服務埋單 沈北新區把志願服務集市辦到百姓身邊
瀋陽日報  2020-09-24 10:05:12

  盛夏時節,沈北新區興隆臺社區一些年齡偏大的居民希望看場電影《智取威虎山》,街道文化宣傳志願者在得知這個意願後,立即將電影資源下載到投影儀上,寬大的螢幕、優良的音質、生動的故事,吸引了十幾名村民觀看……走出放映室,村民們都説:“這麼好看的電影,還有空調吹涼,在家門口就能免費看電影,真是太幸福了。”百姓“點單”,志願服務團隊“接單”,這是沈北新區把志願服務集市辦到百姓身邊的一個縮影。

  沈北新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點為依託,全區每月開展一次志願服務,街道每半月開展一次志願服務,社區每週開展一次“週末有約”志願服務,對接群眾需求,讓群眾“點單”,形成縱向區、街道、社區三個層面服務和橫向城鄉互助的常態志願服務,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

  紅星閃耀構建“15分鐘志願服務圈”

  小紅星志願服務是沈北新區精心打造的閃亮品牌。小紅星志願服務超市、小紅星志願服務市集、小紅星志願服務大賽等一系列熱點IP,吸引全社會優秀的志願組織,匯聚志願服務社會力量。黨政機關、企業學校、社會組織……來自四面八方的志願者就像一顆顆閃耀的小紅星,構成了群眾身邊的“15分鐘志願服務圈”。目前,全區已有備案志願服務小隊517個、志願者註冊人數已達42367人,在職黨員文明實踐志願服務註冊率已達85%,基層群眾註冊率已達到區常住人口的12.1%。

  有著深厚底蘊的青楊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動認領了區文明實踐中心的“媽媽客廳”講堂,立足婦女群眾的“最需要”,在每月的逢“9”之日,開展引領、服務、聯繫、協調、普及、培訓等特色服務工作,提升婦女群體素質,發揮婦女群體特長,化解鄰裡糾紛,提升法制意識。

  志願服務“趕大集”惠及群眾20萬

  為了給群眾提供溫暖貼心的志願服務,全區每個月都有一次大型的志願市集活動;在街道,周周都會開展特色的市集;而在社區,則天天都有符合自身特點、特色的志願服務小集。沈北新區以 “服務市集”“週末有約”“家在沈北” 等多種載體把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在區文明實踐中心的幸福坊裏,“致富幫幫團”項目由致富帶頭人牽頭,帶動貧困戶實現脫貧;“紅色故事會”項目有早年參加革命的老幹部領銜,講述激情歲月的故事;“樹蔭藝術家”“手拉手樂教營”等項目由專業的教育工作者主講,引領少年兒童走入藝術的殿堂……目前,區級文明實踐中心已安排理論宣講、致富幫困、文化體育、非遺傳承等志願服務定期項目42項,每週二至週日全天開放,群眾只須預約就可參加,每個時間段都有項目可選。截至目前,全區共開展志願服務活動8000余次,惠及群眾20余萬人次。

  7月29日,沈北新區以“你好,新時代”為主題的首屆“與鄰為善、以鄰為伴”鄰裡節暨首屆社區文體藝術節隆重啟動。

  鄰裡節從8月開始預熱,在社區裏開展鄰裡敲門問好活動,組建完善單元微信群、樓長微信群,成為鄰裡一家親,啟動了全區志願服務趕大集活動。進入9月以來,活動頻次加大,形成社區“每週有約”、街道“月半有約”、全區“月末有約”的活動機制。9月成為社區集中展演的“演出季”,全區每個社區每週開展文藝演出活動,文藝演出中涵蓋宣傳好鄰居、好樓長、優秀志願團隊的感人事跡內容,涵蓋志願服務內容,賦予文藝演出豐富的精神內涵。

  “週末有約”便民服務零距離

  “週末有約”是沈北新區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的又一創舉。

  為推進社區志願服務制度化,針對村民需求,每週社區工作人員都要走街串戶進行尋單,了解居民志願服務需求,制定居民志願服務需求清單,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對接社會組織,為居民提供志願服務。

  週末,新城子街道金星社區聯合區教育局機關黨委黨員志願者一行20人到沈北新區馬剛鄉北辰殘童學校,為孩子們送去了書包、牛奶、蛋糕、小零食等禮物,傳遞愛心送上祝福;還是週末,虎石臺街道新苑社區開展便民服務暖人心活動,將磨剪子、磨刀,修理雨傘、免費測量血壓,免費維修小家電、理髮等便民服務統一集中到一起,每一項都貼近百姓的日常生活所需;又一週末,瀋陽青揚社工組織50余家教育培訓組織,針對沈北新區貧困學生開展結對子幫扶活動。每個教育培訓機構負責包保至少3名貧困學生,不設上線,幫扶時間為半年。

  近2個月的鄰裡節活動,調動了百姓的參與熱情,聚集了人氣,凝聚了人心。文體活動組織和志願服務社會組織增容擴量,全區文體組織由52個增加到102個;志願服務組織成立了社會組織聯合會,沈北新區青楊社工協會成為政府購買服務的社會組織,提高了社會組織的服務品質。

  志願服務在沈北新區正成為新常態,志願服務就在百姓身邊。(記者 李莉)

編輯:王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