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國“戰場之眼”:防空反導反隱身樣樣俱全
資料圖
【環球網軍事11月22日報道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 環球時報記者 劉 揚】日前央視播出了《走出國門的“中國神器”:極目千里的奧秘》專題片,重點介紹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科)所屬第14研究所的多款新型雷達。中國電科第14研究所被業界譽為中國雷達工業的發源地。通過該片以及近期公開的信息,《環球時報》記者發現,該所研製的雷達覆蓋海陸空天平臺,功能涵蓋機載火控雷達、空基預警雷達、防空反導、炮位偵察等眾多領域,一些中國軍迷耳熟能詳的大裝備、新型號很多都和這個研究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國産航母、中華神盾、反隱身雷達等等,其中一些外銷型號還在國外經受了實戰考驗。
先進雷達讓“梟龍”戰力大增
節目首先報道了用於改進“梟龍”戰鬥機的輕型有源相控陣雷達,該雷達能在100多公里的距離跟蹤多批機動目標。儘管央視並未透露該雷達型號,但是根據之前在珠海航展上公開的信息,這型機載雷達型號應為KLJ-7A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探測距離大約170公里。它是在KLJ-7基礎上使用有源相控陣技術進一步升級設計的型號。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梟龍”採用有源相控陣技術之後,其探測距離已經達到甚至超過殲-11B這種重型戰鬥機安裝的採用平板裂縫天線的脈衝多普勒雷達。而且新雷達抗干擾性能、反偵察性能都大大領先於傳統三代機的機械掃描雷達,基本與F-35的雷達相當。簡言之,“梟龍”安裝這種雷達後,在中距對抗未使用有源相控陣雷達的F-16C/D,甚至基本型的F-15C/D重型戰鬥機時,都可能具有一定優勢。
眾所週知,殲-20、殲-16和殲-10、殲-11系列的最新改進型都使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由於其機頭直徑更大,可以安裝更多收發組件,探測距離更遠。這些雷達安裝在高端戰機上,必然採用更多的新技術,具有更多模式,性能將更為先進。
防空反導反隱身樣樣俱全
除了機載雷達以外,反隱身雷達也是當今雷達領域一個重要發展方向。14所在珠海航展、巴黎航展等場合曾多次展出多種系列反隱身雷達。簡氏信息集團網站本月6日則報道了該所的多型先進雷達。其中SLC-7雷達的性能要超過以色列的EL/M-2080S“綠松”相控陣多功能雷達。據報道。SLC-7對雷達反射面積為0.01平方米彈道目標的跟蹤距離超過300公里,對0.05平方米目標的探測距離超過450公里,最大跟蹤高度超過3萬米。而且該雷達具有高機動性,能在15分鐘內機動到新陣地。
據簡氏報道,近年來,該所還推出了YLC-8B中高空遠程三坐標監視雷達,該雷達可通過公路、海上和鐵路機動,6個乘員能夠在30分鐘內扯收架設完畢。該雷達能夠在550公里遠的距離上探測跟蹤傳統多任務作戰飛機,對低可探測性目標的跟蹤距離大約350公里。該雷達是世界上為數很少的能夠遠距離連續跟蹤西方第五代戰機的雷達系統之一。據中國電科相關人員在巴黎航展期間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YLC-8B工作在UHF波段(特高頻),研製時就重點考慮了現代戰場中隱形飛機威脅。這種電磁波的波長較長,照射到隱形飛機後會形成繞射現象,故而有利於發現隱身目標。
此外,14所的情報雷達大量配屬給地空導彈部隊。據14所的微信公眾號近日報道,前段時間空軍“藍盾-2017S”演習中,地導部隊使用了該所研製的多種目標指示雷達,從其配圖來看,包括“紅旗-9”導彈營配備的一種有源相控陣目標指示雷達和一種雙面大型無源相控陣雷達,後者被認為是一種幫助“紅旗-9”進行反導作戰的大型搜索雷達。
海陸空通吃
據一位熟悉情況的中國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近年來,14所在滿足解放軍需求的同時也積極走向國際軍貿市場,如通過向巴基斯坦出口預警機實現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突破,並且開創了聯合研製、聯合生産的創新軍貿模式。而SLC-2系列炮位偵測雷達在國外的實戰中表現神勇。
據報道,該雷達不僅可以在敵方炮彈落地前解算出其火炮坐標,方便我方火炮實施壓制摧毀,還可以為我方火炮進行校射,讓我方火炮打得更準。南亞某國政府軍在與恐怖分子作戰中,飽受後者火炮襲擾,而恐怖分子躲在森林裏面開炮,政府軍很難發現。中國的炮位雷達、偵察雷達部署後,很快對恐怖分子的炮位實施定位,政府軍後來全面佔領了戰場上的主動權。
上述專家表示,14所還在艦載雷達領域收穫頗豐。中國的052C/D系列驅逐艦之所以被稱為“中華神盾”,主要是因為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而這種雷達就是14所研製的“海之星”雷達。該雷達是世界上首部實用的集搜索、跟蹤、引導等功能于一體的艦載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在體制上要比美國SPY-1先進一代,為中國海軍驅逐艦的對空探測設備趕超世界先進水準奠定堅實基礎。而遼寧艦和首艘國産航母同樣安裝了“海之星”系列雷達。據外媒推測,055萬噸大驅的大型對空雷達也很可能是“海之星”的發展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