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記】陳納德外孫女:銘記歷史 增進中美友誼

國際在線2015-08-24 09:00:13

  開篇語:

  陳納德、庫裏申科、柯棣華、馬海德、斯諾、愛波斯坦、原清志……這些人裏,有軍人、有醫生、有記者,雖然都已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名字卻永遠留存在中國人民的心裏——正是他們,在那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或遠涉重洋或毅然留守,給予了中國人民最無私的幫助和支援。今天,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國際在線將陸續推出《老友記——抗戰中的國際友人》系列專稿,讓我們一起,向這些在艱難歲月裏和中國人民一起並肩戰鬥的國際友人致以深深的敬意。

【老友記】飛虎隊陳納德將軍外孫女:銘記歷史,增進中美友誼與理解

  人物背景:

  陳納德(1893-1958):

  克萊爾·李·陳納德(Claire Lee Chennault,或通常直接稱呼為陳納德),美國陸軍航空隊中將,飛行員。曾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中國作戰的美國志願航空隊(“飛虎隊”)的指揮官,有“飛虎將軍”之稱。其夫人是著名華裔社會活動家陳香梅女士。

  1937年6月3日,宋美齡任命陳納德為中國國民黨空軍顧問,幫助建立中國國民黨空軍。在洛陽考察航空學校時,盧溝橋事變發生,抗日戰爭爆發,他當即表示:“如有需要,願意盡力為中國服務。”陳納德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和武漢會戰,與中國和蘇聯空軍司令官共同指揮戰鬥。1941年8月1日,中國空軍美國志願航空隊成立,陳納德擔任上校隊長。陳納德于1945年8月8日離開中國,他在中國生活了8年2個月零8天,與八年抗戰結下不解之緣。1958年7月27日,陳納德逝世。美國國防部以最隆重的軍禮將其安葬于華盛頓阿靈頓軍人公墓。他的墓碑正面是英文墓誌銘,鐫刻著他所獲得的各種獎章;背面是用中文寫的“陳納德將軍之墓”,這是阿靈頓公墓中唯一的中文文字。

  日前,國際臺駐美國記者採訪了陳納德將軍的外孫女卡洛韋,以下為專訪全文:

【老友記】飛虎隊陳納德將軍外孫女:銘記歷史,增進中美友誼與理解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門羅市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外的陳納德雕塑。(張旭 攝)   

  國際在線報道(駐美國記者 張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來自美國的陳納德(Claire Lee Chennault)將軍領導美國志願航空部隊飛虎隊投入到中緬印戰區,為中國抗戰勝利做出卓越貢獻。如今,在美國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有一座由陳納德將軍外孫女尼爾·陳納德·卡洛韋(Nell Chennault Calloway)擔任館長的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卡洛韋希望這一博物館能幫助人們銘記歷史,增進中美友誼與理解。

  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門羅市是飛虎將軍陳納德結束軍旅生涯後的居住地,2000年,陳納德的女兒在門羅的塞爾曼航空學校(Selman Field Army-Air Force Navigation School)舊址創建了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塞爾曼航空學校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最大的航空學校,共培訓了約1.5萬名飛行員。

  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內,最大的展廳以陳納德的回憶錄《戰士之路》命名,通過實物,圖片,視頻等形式重點介紹了陳納德1941年組建的美國援華空軍飛虎隊投身中國戰場的歷史,展廳門口,倣真版陳納德身穿軍服,模倣陳納德低沉的聲音向遊客介紹展廳:“這些展覽講述的不僅是我的故事,也是英勇的中美兩國人民共同擊敗日軍的故事,我們像兄弟一樣一起戰鬥,結下了一生的友誼。我非常真誠地希望飛虎隊的標誌能一直飄揚在空中,飛虎隊可以作為中美兩國偉大人民共同合作實現和平目標的象徵而被中美兩國人民銘記。”

  陳納德領導的飛虎隊因插翅飛虎隊徽和鯊魚頭形戰機而聞名,曾為中國的抗日戰爭立下顯赫戰功,寫下了一段中美並肩作戰的歷史,截至抗戰結束,飛虎隊為中國戰場運送了80萬噸戰備物資和3萬餘人,共擊落敵機2600架,擊沉或重創223萬噸敵商船、44艘軍艦。

  陳納德將軍的外孫女、現任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館長卡洛韋告訴記者,陳納德將軍是少有的能在中美兩國都獲得軍銜的將軍,他于上世紀30年代到中國親眼目睹了侵華日軍的暴行和中國人民遭受的苦難,陳納德志願投身到中國的抗日戰爭,這是美中兩國人民聯合對抗日本侵略者的歷史,值得人們銘記。

  飛虎隊的故事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但在美國並不廣為人知,卡洛韋表示,由於大多數美國人是歐洲移民的後代,美國對二戰的歐洲戰場非常關注,對亞洲戰場關注較少。而事實上,日本在二戰期間對美國並不友好,卡洛韋舉例説,二戰期間歐洲集中營美軍戰俘的死亡率為1%到2%,但日本集中營美軍戰俘死亡率高達14%到15%。

  卡洛韋説,雖然美國一些博物館內有關於“飛虎隊”的歷史介紹,但很多美國人對這段美中兩國合作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歷史並不太了解,她説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免費對公眾開放,博物館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通過講述飛虎隊的故事來加深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與理解:“博物館最重要的使命是加深中美兩國的理解,我認為如果我們能加深中美兩國人民的理解,中美兩國在未來應該能更好地展開闔作,去改善對歷史的認識,而不是放大問題,我真覺得有時候美國政府並不能很好地理解這一點,所以我覺得應該通過博物館來加強中美兩國人民特別是年輕人之間的理解,這點很重要。”

  據卡洛韋介紹,博物館自2000年開放以來,參觀人數逐年增加,去年訪客人數達到4萬多人,這對於人口只有5萬人的門羅市來説已經是一個可觀的數字。博物館正處於進一步擴建中,將向外界展出包括陳納德飛虎隊座機複製品等在內的更多關於飛虎隊的展覽品。

  卡洛韋還向記者表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對她來説,更重要的勝利紀念日就是日本投降的紀念日8月15日,那一天是中美兩國人民最團結的時刻。而對於近年來日本政壇否認二戰歷史的做法,卡洛韋向記者表達了她的不滿:“我不理解為什麼日本政客要去參拜靖國神社裏的戰犯,我不參與政治,但我的觀點是應該告訴大家真實的歷史。”

  卡洛韋告訴記者,與日本不同,中國的歷史教育工作做得很好,幾乎人人都知道二戰真實的歷史,她已經多次應邀訪問中國,每次都能感受到中國民眾對陳納德將軍當年支持中國抗戰的濃厚感激之情,今年6月,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訪美時還親自接見了她和二戰飛虎隊老兵。

  卡洛韋透露説,美中關係在當今世界非常重要,她還有一個心願,那就是在門羅創建一個致力於研究美中問題的中國陳納德學院,以建設中美關係更美好的未來。

【老友記】飛虎隊陳納德將軍外孫女:銘記歷史,增進中美友誼與理解

陳納德將軍的外孫女、現任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館長、尼爾-陳納德-卡洛韋向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介紹博物館展品。(張旭 攝)

【老友記】飛虎隊陳納德將軍外孫女:銘記歷史,增進中美友誼與理解

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工作人員向美國遊客介紹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張旭 攝)

【老友記】飛虎隊陳納德將軍外孫女:銘記歷史,增進中美友誼與理解

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展出的當年陳納德進入中國時的護照。(張旭 攝)

【老友記】飛虎隊陳納德將軍外孫女:銘記歷史,增進中美友誼與理解

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展出的美軍授予陳納德的勳章。(張旭 攝)

【老友記】飛虎隊陳納德將軍外孫女:銘記歷史,增進中美友誼與理解

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展出的飛虎隊與日軍空戰油畫。(張旭 攝)

【老友記】飛虎隊陳納德將軍外孫女:銘記歷史,增進中美友誼與理解

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即將展出的飛虎隊經典戰機P-40。(張旭 攝)

【老友記】飛虎隊陳納德將軍外孫女:銘記歷史,增進中美友誼與理解

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正在改裝的飛虎隊陳納德座機複製品。(張旭 攝)

【老友記】飛虎隊陳納德將軍外孫女:銘記歷史,增進中美友誼與理解

陳納德航空軍事博物館正在改裝的飛虎隊陳納德座機複製品內部。(張旭 攝)

[編輯:張斯路]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