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訪港客增長亮紅燈 香港旅遊業遇寒冬

2015-12-26 21:04:08|來源:中新網|編輯:杜軍帥

  中新社香港12月26日電 (曾平)毗鄰維多利亞港的香港尖沙咀海濱觀景步道上,零零星星地有遊客撐起自拍桿拍照,被攝入他們相框裏成為背景畫面的是林立於香港島的那一排世界著名的摩天高樓。

  和遊客臉上洋溢著的興奮情緒不同,在這條道上擺了7年照相攤的郭婉怡臉上略顯失意,她坦言道:現在的遊客少多了,不到以前的一半。

  郭婉怡的失意並非空穴來風。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曾在12月15日預計,2015年全年訪港旅客數量將下跌1%至2%。這意味著今年極有可能成為自2003年開通內地居民“自由行”以來,訪港旅客數量首次出現下跌的一年。

  香港旅遊發展局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整體訪港旅客同比上升2.8%,內地訪港旅客同比上升3.3%,升幅較以往收窄。其中過夜旅客數量同比跌4.5%。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形容,香港旅遊業“步入寒冬”。

  3月,整體訪港旅客同比下降8.7%,佔據整體訪港旅客近8成的內地旅客數量同比下跌達10.0%。為重新吸引旅客,4月,香港旅遊發展局運用獲增撥的8000萬港元進行旅遊推廣活動。

  雖然旅遊業界試圖挽回頹勢,但所見效果甚微。香港特區立法會8月發佈的一份研究簡報顯示,2015年上半年訪港旅客數量微升2.8%,過夜旅客數量轉弱至下跌3.8%。其中,前者為2009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低增幅。2010年至2013年間,訪港旅客的年均增長率達16.4%。2014年的相關升幅放緩至12.0%,2015年上半年放緩的幅度更為明顯。

  訪港旅遊業呈現“疲態”。其他指標如訪港過夜旅客人次、零售業銷貨金額、酒店實際平均房租,以及酒店房間平均入住率也均表現遜色,呈現出不同程度的跌幅。

  6月成為今年香港旅遊業發展的轉捩點。自6月起,訪港旅客數量連跌6個月。

  9月,特區政府決定額外再撥1000萬港元,設立一次性配對基金,讓旅遊景點運用新資源配對本身經費,加強海外推廣工作,例如與酒店、旅行社、零售和航空公司等合作,共同推出具有特色和更優惠的産品及服務。

  10月,一起遊客和導遊衝突致死事件再為香港旅遊業蒙上一層陰影,一名內地男子隨團來港旅遊後因發生衝突被毆打至死。11月,整體訪港旅客數量、內地訪港旅客數量跌幅雙雙達至兩位數,分別同比下跌10.4%、15.4%,兩項數據均成為今年至今跌幅之最。

  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12月有感而發表示,中國內地市場是“一塊肥肉”,周圍的國家和地區都在搶,但偏偏有些香港人“吃齋不吃肥肉”,那就自然會“瘦”。

  另一方面,11月的非內地旅客訪港數量有所上升。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隨即表示,香港旅遊業正在進入“新常態”,反映實施“一週一行”政策以來,旅客群有明顯改變。

  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黃進達認為,外國遊客數量的增幅未必能抵消內地遊客數量的降幅,因為後者是訪港旅客的一大組成部分,其數量下跌原因包括其他國家和地區對內地遊客先後放寬簽證安排、匯率變化、“一週一行”政策實施以及滋擾遊客事件損害香港形象等。

  和黃進達有著相似觀點的還有郭婉怡。她站在寫著中文、英文、日文、韓文解説文字的攤位前一邊招徠客人一邊説道,她覺得旅客的流量是從“一週一行”開始後逐漸減少的,這裡在進行裝修也對生意有一定影響。10月8日,遊客“必到景點”尖沙咀星光大道關閉進行優化工程,為期3年。

  旅遊業是香港一個重要的産業,對香港GDP的貢獻約為4.7%,是法律、會計、工程、建築、測量、醫療等之和。雖然香港旅遊業的“寒冬”儼然已至,但旅遊業界包括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黃進達、香港旅發局總幹事劉鎮漢都曾表達過相似的看法——相信2016年香港的旅遊業會有所好轉。(完)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