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大眾創業培育經濟新動力 萬眾創新引領發展新未來

2015-12-28 09:53:41|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編輯:趙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朱宛玲):幾年前,如果説起“創客”、“眾創空間”這些概念,大多數人可能會覺得茫然。而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席捲中國大地,這些與創業、創新相關的概念無疑已成為今年的熱詞。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堅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繼續被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加以強調。轉型中的中國經濟為什麼需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年,中國政府為此做了哪些努力?

  這是生毛豆智慧溫度計聯合創始人許磊在介紹他們研發的高精度溫度計。一年前,許磊回國和小夥伴一起創業。對比國外,許磊感到,國內的創業氛圍非常濃烈:“感覺整個國內創業的氛圍很好。在國外做什麼都沒有人理你,自己做自己的,現在整個氛圍都很熱烈。政府挺支持我們這個小團隊的。”

  在國際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和中國發展動力換擋的形勢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法寶”。自從李克強總理在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提出,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以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日益成為中國經濟的關鍵詞。2015年6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將“雙創”上升到國家戰略。今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部署鼓勵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從對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支持發展眾創空間,到繼續深入簡政放權、支持以創業帶動就業,形成了全方面普惠性“雙創”政策扶持體系。

  中國科技協會創新戰略研究院院長羅暉:“國務院先後出臺了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大概有20多個政策文件,主要是圍繞著創業環境、優化財稅、搞活金融,發展創業投資、創業服務、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等方面對創業創新進行了全方位部署。”

  按照此前公佈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未來五年,國家將繼續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這樣的政策部署,令大量創新成長型企業看到了未來的廣闊前景。

  2014年8月,成立剛兩年多的柔宇科技成功研製出全球最輕薄的、可直接用於智慧手機等領域的彩色柔性螢幕。與目前廣泛使用的顯示屏相比,這種螢幕的最大特色是可以自由捲曲、伸縮。一旦實際應用,將徹底改變手機等智慧終端設備的形態。曾在斯坦佛大學留學的柔宇科技CEO劉自鴻,選擇在深圳和矽谷同步運營公司,就是看中深圳強大的製造能力。而有了這樣的自主創新技術,中國強大的製造能力也能得到更大的發揮:“我們做的是全世界最薄的,厚度只有0.01毫米的柔性顯示屏,會對傳統顯示屏有替代作用。在去年,傳統顯示屏市場是將近一萬億,首先會有很大一部分替代作用。柔性顯示屏還能創造很多傳統顯示屏不能做到的市場,形成顛覆性的變化。比如通過捲曲、折疊的形式,這就可以創造很多新的可能。接下來5到10年是個爆炸性市場,可能超過3000億美金的市場,也就是説可以達到2萬億人民幣,而能帶動的上下游産業鏈也很多,它影響的不只是螢幕,還影響到下游的産品設計,比如現在的可穿戴設備,而且會影響到上游,它是環環相扣的。”

  看得見的政策與優惠措施之外,整個社會對創業看法也在悄然改變。這讓不少創業者放下了思想上的包袱,也在鼓勵著更多的有技術、想創業的人付諸實踐。2014年年初從一家外企辭職、成立了一家汽車智慧後視鏡研發公司的幹曉明對此體會頗深:“以前講我創業,別人會用比較憐憫的眼光看著你。好辛苦啊,怎麼怎麼樣。現在一説別人會用很羨慕的眼光看著你。我知道我周圍有很多人有這樣的打算。”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1065.5萬戶,註冊資本20.7萬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5.8%和40.9%。中國經濟的新動力、新未來正孕育其中。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