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三北防護林擋風影響吹霾? 林業局:缺乏科學根據

2015-12-29 11:05:52|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編輯:李邵鵬

  國際在線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5年12月2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介紹 “第五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情況,並答記者問。出席新聞發佈會的還有國家林業局防沙治沙辦公室主任潘迎珍、國家林業局宣傳辦主任程紅。

  鳳凰衛視記者: 

  最近霧霾越來越重,風越來越少。很多人説風少是不是因為三北防護林的原因?

  張建龍: 

  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問題,我先説一點自己的個人觀點。植樹造林增加植被對風速肯定有影響,如果沒有影響為什麼還要增加植被,來防沙治沙,減少沙塵暴。實際上這幾年大量增加植被,沙塵暴天數明顯減少,北京的沙塵暴明顯減少就是增加植被——北京周邊造林、內蒙造林等等的直接結果,一定可以降低風速。但降低風速是有限的,是地表風速。有專門研究,1米以內風沙流狀況,10米以內是什麼狀況,不可能改變大氣環流。

  昨天我從福州回來,福州空氣清新,他們那裏偶爾有霧,但沒有霾。到北京上空,一片霧霾。福建的森林覆蓋率66%,全國第一。它沒有因為植樹造林多了就有了霧霾。京津冀的森林覆蓋率23%,剛剛超過全國平均數。所以説,三北防護林影響了風速就有了霧霾,這只能説是一家之言。如果那樣的話,我們看哪個樓房都比樹高。我認為植樹造林不僅不會造成霧霾,對霧霾的治理還能起一定的作用,但這個作用是有限的,並不是造林可以解決霧霾。植物有植物葉,有大量的生物量。北京林業大學有專門研究,植物吸附霧霾是肯定的,樹葉上肯定要吸收一些霧霾,機理上能不能轉化,這些還在研究。我們認為大氣環流形成的風速,説造了幾棵樹就影響了風速,不太可能。

  張永利: 

  這個問題張局長已經回答得非常清楚。霧霾形成有兩個主要條件:一是污染物的排放;二是氣候異常,特別是大氣環流的異常導致這種天氣增加,污染物不易擴散,從而形成了霧霾。而森林的防風作用僅限于近地風,根本達不到影響大氣環流的程度,所以這個説法缺乏科學根據。相反,森林植被的增加有利於減少土壤侵蝕和地表釋塵,在一定層次上降低大氣中粉塵顆粒物的含量,削弱霧霾形成的條件。據最新的一次監測結果,2009年到2014年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區的植被蓋度增加了7.73個百分點,相應的渾善達克沙地的土壤風蝕量減少1.08億噸,地表釋塵量減少了328萬噸。同時正像剛才張局長講的一樣,樹木具有一定的滯塵吸塵作用,有的還可以殺滅大氣中的病菌,吸收有毒有害物質或者釋放對人體有益的負離子,減輕霧霾對人類的傷害。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