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爸媽為啥吵著要出養老院?

2015-12-31 10:43:34|來源:新民晚報|編輯:王瑞芳

  最近聽朋友講起一樁煩心事:爸媽年事已高,住進了養老院。這是家中高檔養老院,收費不菲,硬體設施很不錯,可是住了半年多,老人吵著要回家。為啥?爸媽説:“我們的養老服務員像走馬燈一樣,一個月換一個人,剛剛聽懂了安徽話,又來了個江西的,還沒熟悉又換了個湖南的,不適應啊!”老人的話,讓子女覺得“理由挺充分”。可是,到哪去找讓老人“適應”的養老院呢?

  獨生子女一代的父母都已漸漸老去,養老問題將日益成為我國突出的社會問題。大家都認識到了養老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但願意投身這個行業的人還是不多。在上海,從事養老服務工作的大都是外來務工人員,缺乏專業的護理技能。但即使對護理技能不作更高要求、並提供入職培訓,這部分工作人員的流動性還是很大。有的養老院不得不發動護理人員不斷從老家“找熟人”,因為如果公開招聘,幾乎不會有人主動應接這份“又臟又累又不好幹”的工作。

  招不到人,大家想到的是“從源頭做起”,在學校設置相關專業,培養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但是,有的中等職業學校本想開設養老服務專業,納入免費職業教育範疇,但由於招不到一個學生,這一設想最終黯然收場。一些高職院校也開出相關專業,即便招到了學生,學生畢業後,拿了大專文憑,也不願意從事養老服務工作,嫌薪資待遇低,職業前景不佳。

  因為養老服務員“一月一換”,老人吵著要出養老院。可若干年後,當現在這一代外來務工人員逐漸老去,退出了勞動力市場,會不會連“一月一換”的養老服務人員都十分稀缺了呢?養老服務行業的人力資源還真是個大問題。當前,我國養老服務隊伍普遍薄弱,服務水準較低。比如養老服務機構缺乏專業護理人員,大多只是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等一些基本服務。再如居家養老,服務人員也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務,對標“醫養結合”,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合格的養老服務人員從哪來?培訓是需要的,可利用現有職業教育資源,加大對各類養老服務行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以適應養老服務業發展需求。與培訓同樣重要的,是通過政策設計,提高養老服務人員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例如,可否設計優惠政策,向專業化的養老隊伍傾斜,通過相應的考核,對養老服務人員在戶口、子女入學、保障房申請等方面給予一定優惠。

  而每一個為人子女者,也應承擔起養老服務之責。筆者聽到一些社區工作者抱怨,不少子女以工作忙、家住得遠為由,把老人“丟”給居委幹部照料;一些志願者上門為老人服務,卻看見老人的兒女聚在一起搓麻將,不管不顧。在呼喚養老服務的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家庭養老模式在情感慰藉、生活護理上所具有的獨特功能,依然是其他養老模式無法替代的,也是分散老年風險的重要方式。(喻明)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