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伊朗博弈,“任性土豪”沙特棋差一招
如果鬧市區的十字路口沒有紅綠燈,將會發生什麼狀況?作為人類文明的十字路口,中東地區很不幸的一直處於這種沒有紅綠燈的狀態之中。
幾千年來,在各民族不同文明的劇烈衝撞使中東地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斷淪為戰亂之地。只有當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龐大帝國雄風尚存之時,才能夠勉強在這片充滿硝煙氣味的土地上維持暫時而相對的穩定環境。
人類文明進入工業化時代以後,中東地區仍然是一片狼藉。唯一不同的是,中東從區域內帝國興衰更替的主戰場“進化”為世界列強扶植代理人爭權奪利、進行博弈的“大棋局”。
今天,沙特和伊朗作為中東地區主要大國和伊斯蘭教兩大教派的最重要代表勢力,從長期的明爭暗鬥鬧到了撕破臉、斷絕外交關係的地步,既不偶然也不突然:三十多年前的兩伊戰爭,沙特就在伊拉克(薩達姆是遜尼派阿拉伯人)背後鼎力相助,而當年交戰雙方揮舞的旗幟就是“阿拉伯與波斯”民族之戰和“遜尼與什葉”的教派之戰。
美國在中東地區發動的“茉莉花革命”再次給沙特提供了打倒區域內什葉派政權的機會。作為世界第一石油土豪,財大氣粗沙特對地區任何風吹草動均保持著高度敏感的神經,對地區事務一向是積極參與且出手豪邁,可謂揮金如土。不過,沙特一般都站在幕後“暗自下刀”,直接“上場肉搏”的例子非常鮮見。
道理非常簡單,依靠石油美元,沙特的土豪日子過得太安逸了,其戰鬥力其實遠遠落後於埃及和當年的伊拉克。沙特自己也心知肚明,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大把大把的給錢給武器,並且在一切外交場合拼命否定巴沙爾政權的合法性,道理都在於此。
不過,“茉莉花革命”對於沙特來説又是一把不折不扣的“雙刃劍”。混戰中,雖然屬於什葉派、但是親沙特的也門前總統被推翻,強硬的什葉派“胡塞”武裝逐漸佔據上風。沙特國內少數什葉派也趁機開始爭取平等地位,這無疑觸動了沙特的要害。
風雲幾番變換,目前,埃及和伊拉克自顧不暇,海合會的“小兄弟們”不足以支撐大局,沙特不得不從幕後走上臺前,與伊朗在中東地區開始的新一輪縱橫捭闔——先是出兵協助遜尼派的巴林王室鎮壓佔據優勢人口的什葉派抗議,而後直接出兵扶植同為遜尼派的也門總統哈迪。
奈何?沙特等海合會國家依靠石油美元堆起了一支裝備豪華的軍隊。然而實際上,也門軍隊用“皮卡”打殘了“勒克萊爾”主戰坦克、用古老的短程導彈打爆了先進的“愛國者”防空系統,此類不可思議的奇葩劇情在中東戰場不斷上演,真是層出不窮!
面對遊擊隊級別的胡塞武裝,沙特尚且“硬”不起來,何況對手是彪悍指數飆升的伊朗正規軍隊呢?雖然放棄了開發核武器的計劃,但是伊朗中遠程彈道導彈上頗有所得,其軍事實力不知甩出沙特多少條街。原本靠幾十枚買來的“東風”導彈佔了一點優勢的沙特若丟掉最後一張王牌,這個畫面恐怕就“太美”以至於筆者都不敢看了……索性沙特還有美國大哥可以依靠,局勢還不至於發展到讓人“目不忍視”。
加之前段時間沙特王室內部隱約傳出一些不太和諧的聲音,“頭破血流”卻一無所得的沙特越來越敏感,終於開始急於“攘外之前先安內”,對之前自己放出風聲要赦免的什葉派宗教領袖尼米爾高高舉起了彎刀……可惜,正應了那句中國老話“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這一顆人頭落地發出的響聲大約遠遠超過了沙特的算計。
伊朗的反應既激烈又不失于理性:一方面,伊朗最高領袖在抗議同時大張旗鼓的紀念尼米爾,用沙特的美國大哥最喜聞樂見的“人權巴掌”狠狠的扇了沙特一耳光;另一方面,宣佈少數抗議人群焚燒沙特外交機構的行為是極端主義和犯罪行為,並且採取了相應的法律行動。
這一妙招使伊朗既佔了道義制高點,又進一步鞏固了其什葉派宗主地位。而一直刻板堅守原教旨的瓦哈比主義的沙特,似乎更讓某些伊斯蘭國家有點想法了,此前一直對伊朗心存高度警惕的阿拉伯各國態度頗有變化。前幾天,搞34國“反恐聯盟”時,同為“海合會”兄弟的阿曼置身事外,似乎已經初步顯露出沙特之“窘境”;而在伊拉克,不光是什葉派、甚至遜尼派都對沙特這般行為頗具微詞。
所謂“失道寡助”,若繼續“任性”下去,沙特這個“石油土豪”除了國土遠在萬里之外有偶爾不太可靠的美國大哥還有什麼可倚仗的呢?或許,這位“石油土豪”是要過點苦日子方知如何在中東地區理性自處了。(千里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