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人民幣強勢逆襲 對美元創匯改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2016-02-16 04:39:45|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杜軍帥

  央行強勢發聲 人民幣對美元創匯改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春節“熔斷” 人民幣強勢逆襲

  貶值預期消退,貨幣政策空間更為寬鬆

  春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就強勢上漲。15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118,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96個基點,漲幅達0.30%。與此同時,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當日收盤價報報6.4944,較上個交易日收盤價大漲751基點,創下2005年7月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業內人士表示,國際市場美元走弱、央行強勢發聲力挺人民幣等因素支撐了人民幣的走強,前期瀰漫的人民幣貶值預期也得到了進一步緩解。展望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不會形成趨勢性的貶值,匯率也會在市場和政府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尋求一個平衡點。而貶值預期的消退,也給央行國內的貨幣政策留出了更多的操作空間。

  現象 官方維穩 在岸匯率“看齊”離岸

  雖然最新公佈的外貿數據不及預期,但是人民幣匯率似乎並未太多地受到該數據的負面影響,在春節過後的第一個交易日仍然走出了一波強勁的上漲行情。在官方的中間價大漲196個基點的“引領”下,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價較上個交易日大漲超過750個基點。

  聯訊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民幣匯率出現了單日最高漲幅,主要是抹平了春節休市期間與離岸人民幣匯率的差距。2月6日至今,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出現了很大漲幅,主要原因是期間美元指數以及美元對主要貨幣匯率出現了很大變化。美元指數下跌約700基點,對歐元、日元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跌幅。”數據顯示,在一週的農曆春節假期期間,離岸人民幣兌美元(CNH)累計升值近700個基點,一度創逾2個月高點。“現在離岸、在岸匯率繼續保持高度一致,套利空間已經很小。”付立春表示。

  除了國際市場美元走弱因素之外,央行力挺人民幣的強勢發聲也助推了15日人民幣的走強。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和匯率最相關的經濟基本面因素首先是經常項目平衡。2015年中國經常賬戶順差仍很高,其中,貨物貿易順差5981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影響匯率的另一個基本面因素是實際有效匯率的變化,即通貨膨脹的相對變化。美日歐的通脹目標是2%。中國2015年末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是1.4%,對中國而言是比較低的通貨膨脹。低通脹有利於幣值穩定。“總的來説,當前中國國際收支狀況良好,國際競爭力仍很強,跨境資本流動處於正常區間,人民幣匯率對一籃子貨幣保持了基本穩定,還有所升值,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周小川明確表示。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陳炳才表示,央行的表態對市場産生了較大影響。“在過去半年尤其是8月11日之後,伴隨著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市場化改革以及中國資本項目雙向開放提速,匯率波動幅度明顯加大,市場投機勢力炒作匯率的空間更大了。雖然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並不支持人民幣較大幅度的貶值,但是這種蓄意做空人民幣匯率的行為引發了市場的羊群效應。這時候,中央銀行發聲來干預市場,能夠産生糾偏的效應。”他表示。

  “實際上,在元旦之後到春節前夕,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還是比較強的,而春節假期可謂是天然形成了熔斷,市場的預期也由此發生了改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助理丁志傑分析稱。

  判斷 人民幣不會形成趨勢性貶值

  人民幣貶值壓力在最近已經有所減緩,而展望未來一段時間,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也判斷,人民幣不會形成趨勢性的貶值,匯率也會在市場和政府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尋求一個平衡點。

  丁志傑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人民幣單邊升值,投機力量單向套利幾乎不會失手,而去年下半年的人民幣貶值超出了它們的預期,也使它們承受了不小的損失。“這些市場參與者接受不了,就像常勝將軍打了敗仗,怒氣怨氣都來了,狠了心要拼命補回損失。不過,運作幾個來回,慢慢地也就接受了。”他表示,未來市場的投機力量會有所平息。

  另外,丁志傑強調,觀察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美元走勢是關鍵的考量因素。“大部分人判斷今年美元會是強勢匯率,但是強勢不意味著美元一定升值,也可能體現為美元指數維持在一定高位上。”他表示,美元指數維持在一定水準而非繼續大幅升值,實際上對人民幣匯率形成的壓力不會太大。

  陳炳才則從經濟基本面上分析稱,無論是經濟增速下滑還是出口乏力,都不能構成支撐人民幣長期貶值的要件。他表示,雖然在經濟去産能和去庫存的過程中,中國面臨一定的金融風險,這可能會對人民幣形成利空,但是中國金融風險的衍生鏈條非常短,不會形成明顯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金融風險整體可控。他預期,人民幣的匯率會在6.4至6.6的區間之內波動。

  周小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過去多年來人民幣一直處於升值趨勢,外匯儲備在不斷積累,這肯定不是無限的過程,遲早是要到頂、見拐點的。在拐點出現之前,升值有所過衝是難免的,需要調整。在拐點出現後,反方向的貶值過衝也是可能的。再之後還會有升值勢頭,因為基本面是支持人民幣走強的。總的趨勢是在震蕩調整中階段性漸趨穩定,這是客觀存在的系統動態特性。

  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未來人民幣匯率不可避免地會加劇波動,而貨幣當局需要加強對人民幣匯率預期的引導和管理。預期穩住了,市場力量就是匯率波動的減震器,能自動起到穩定匯率的作用;預期如果不穩,市場力量就是匯率波動的放大器,將大大增加穩定匯率的難度。

  影響 央行貨幣政策空間更為寬鬆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貶值預期一定程度的消退,也給央行國內的貨幣政策留出了更多的操作空間,降準預期或將進一步升溫。

  針對春節前後這一傳統的流動性緊張期,央行更多的是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常備借貸便利(SLF)、抵押補充貸款(PSL)等方式予以流動性補充。不少業內人士猜測,央行或因擔憂降准將引發更強烈的貶值預期從而未採取降準方式。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團隊認為,近期人民幣匯率壓力有所減弱。節後出國遊等引發的換匯仍會帶來一定壓力,但程度預期有限。美聯儲3月加息概率已經很低,預計人民幣貶值壓力將階段性緩解。央行貨幣政策的制約因素減弱,騰挪空間加大。

  “年前很多公開市場操作面臨到期壓力,降準的環境更有利,不排除近期降準。”付立春表示。

  陳炳才表示,從理論上來説,降準造成的流動性增加會使市場對人民幣形成貶值預期,但是,一些其他國家的經驗也表明,降準以及降息不一定導致貨幣真正貶值。“貨幣當局可以做出降準的選擇,只要能夠和市場進行及時溝通和闡述,降準也不一定就會對匯率構成負面影響。”他説。

  丁志傑則表示,未來央行可能將交替使用降低存款準備金和其他貨幣政策工具,來達到調節市場流動性的目的。“從目前公開市場操作的利率水準來看,在不斷下調的過程中,其已經逐漸接近存款準備金的利率水準,因此循環使用公開市場操作和降準,從效果上來説差異已經不大。另外,央行在使用其創新的一些貨幣政策工具(如MLF、PSL等)時,有利於其構造政策利率走廊,更好地推進利率市場化。因此,未來這部分貨幣政策工具可能會被更多地使用。當然,這些工具發揮作用的基礎也是中國整體存款準備金率的進一步降低。”他表示。記者 張莫 王攀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