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記者臥底揭秘號販:線上"秒殺" 線下"人海戰術"

2016-03-21 10:17:21|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李邵鵬

記者臥底揭秘號販:線上"秒殺" 線下"人海戰術"

號販子的“工作時間”是下午5點30分開始到次日早7點30分

記者臥底揭秘號販:線上"秒殺" 線下"人海戰術"

2月21日晚10點多,一些患者陸續趕到空軍總醫院大廳一層掛號

  原標題:記者臥底揭號販隱秘江湖 號販威脅排隊者別站前排

  號販子已經把替人排號做成公司化的經營,專人負責行銷,真正的老闆則在幕後指揮。這是一個隱秘的黑色産業鏈條,在如今的移動互聯時代,形成了線上“秒殺”緊俏號源、線下“人海戰術”的兩種不同模式。

  在線下,雖然有的號販子團夥依然採用人力排隊的古老模式,但這種模式正在演變成標準的公司化運作。他們分享利潤,為招募來的排隊者發工資,他們統一安排生活起居,統一起床,統一上班。

  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號販子通過網上雇人排隊等方式,將每個隊伍最前面控制,把數量有限的專家、特需門診掛號單加價賣給患者。一張不過10余元的掛號單,普通售價300元,最高被抬至3000元出售。

  2月21日,北青報記者以應聘者的身份,臥底盤踞在空軍總醫院的號販子團夥,揭開這個已經公司化的“販號江湖”的冰山一角。

  網上100元招人“排隊”

  “急!急!急!”2月20日,在北京一個QQ兼職群內,有人發佈一條招工代挂專家號信息。

  號販子李麗(化名)發佈招聘信息稱,招當晚能來醫院排隊掛號人員數名,價格100元,工作時間是下午5點30分開始到次日早7點30分。

  “我們提供被子,反正到哪都是睡覺,雖然外面冷,你為賺錢,我們為充數量。”李麗一再叮囑,應聘者需要自帶身份證。

  按號販子指示,應聘者集合地點在地鐵10號線西釣魚臺站A出口,時間是下午5點30分。

  21日下午5點,北青報記者趕到集合地點,號販子李麗沒出現。但她在電話中説,目前兩名應聘者已趕到,但自己有事,不能過來接人。

  李麗發給北青報記者一個手機號碼,她稱,這是她哥的號碼,對方負責安排排隊事宜。北青報記者撥通電話後,該男子讓記者在空軍總醫院急診室內等待通知,到時會有人電話聯繫。

  “你是排隊的吧?我也是。”晚上8點,空軍總醫院的急診室走廊內,一名年輕小夥主動向北青報記者搭訕。

  這名小夥自稱他是替人排隊掛號的,並帶朋友一起過來。

  “我也是從網上看到招聘排隊掛號,然後才過來應聘的。”該小夥説,他不是第一次排隊,以前曾給多家醫院號販子排過隊,自己平時有工作,兼職給號販子排隊,就想賺個零花錢。

  號販子自擺隊伍

  21日晚8點多,空軍總醫院急診門口突然出現七八名男子,挨個給前來應聘者打電話。

  “你手機尾號多少?”看到北青報記者,一名穿紅色羽絨服的平頭男子詢問。核實信息後,他叫來另外五六名應聘者,分配排隊任務。

  “你(記者)跟他一隊,讓他帶你一下。”這名平頭男子指著旁邊一位50余歲的男子,“你們排4隊和7隊。”

  據北青報記者觀察,空軍總醫院掛號排隊,大廳共有8個掛號窗口,廳外就需要排8個隊,大廳兩側各有四排隊伍。

  晚上10點,醫院排號大廳門口,多名號販子自己動手拉繩子、擺放錐筒和安排站隊秩序。

  這些號販子擺設物件輕車熟路,他們從角落拿出8個錐筒,每個錐筒都標有數字,一邊各擺放4個,用繩子把整個大廳門口圈起來,安排應聘者站隊。

  錐筒擺放完畢後,一名穿著灰色外套、戴眼鏡的男子匆匆走過來,身後跟著四名年輕男子。

  “這是老闆,身後那些人是小負責人,每個人負責一隊,也就是隊長。”那名50多歲的男子側身小聲對北青報記者説。

  “你(記者)站在4隊第一個。”打過招呼後,老闆對北青報記者再三囑咐,“你是生面孔,挂特需門診,皮膚科和正骨科都行。”

  “你假裝脖子疼或腰疼。”這位老闆用手摸摸脖子,指指腰部,“碰到警察,你就説自己排隊,千萬別説給我們排隊。”

  説完後,這名老闆又來回走了數趟,安排應聘者隊伍站隊秩序。30分鐘後,這名老闆帶人開著數輛車離開。

  據北青報記者觀察,8支掛號隊伍中,前來應聘排隊的人均佔據至少前兩位,粗略估計,這次招來的排隊應聘者足有16人。

  “你敢站第一位,給你架出去”

  21日晚8點,除應聘的16名排隊者外,一名年輕女子早已在掛號大廳門口排隊,她蹲在掛號大廳門口,不停玩手機。

  當這些號販子安排隊形時,女子就站在第一隊第一號。幾分鐘後,一名號販子主動找到女子。

  “你只能排第三位。”這名號販子説,你不能排第一號,第三位絕對也能挂到號。這名女子堅持不同意,她説自己來這麼早,一直排在第一位,為何要排到後面,第三位根本挂不上號。

  這名女子説,她提前到醫院排隊,是給她媽媽排的,正骨科。上週三,她排了一夜,排在第三位,但輪到她掛號時,號就已經沒了。

  “這次你排第三號,我保證絕對能挂上號,不然明天我送你一個號。”號販子不停勸説,女子沒有同意。

  這時數名號販子圍上來,其中一名號販子甚至對女子叫囂:“你要是再站在第一號,我們把你架出去,到時你連號都沒有。”

  僵持近10分鐘後,號販子在半威脅半勸説下,這名女子同意了。她被號販子從第一隊第一號安排到第四隊第二號。

  晚上10點多,這名女子在排隊近3個小時後拎包離開。至次日早上6點多醫院掛號大廳開門,女子再未出現過。

  “那個女孩可能見拿不到號,估計不想再排隊了。”幾名號販子事後説。

  直接插隊與患者對峙

  21日晚10點多,一些患者陸續趕到醫院大廳一層掛號,雖然天氣寒冷,但擔心挂不到號,他們始終不願離開隊伍。號販子佔據隊伍前排後,隨地丟下一塊磚頭、石塊和板凳等物品,然後躲在急診室內取暖。

  根據空軍總醫院的相關規定,正骨科與皮膚科每日的專家號、特需號只能在掛號大廳一層辦理。

  該醫院擁有正骨治療科、皮膚科等多個重點學科和專科專病中心,這也是空軍總醫院最熱門的兩個科室。隔天清早,大廳一層將成為眾多患者最集中的地方。

  晚上11點左右,北青報記者在排隊掛號時,醫院保安突然來到排隊現場。

  “不許磚塊佔位。”説完話,保安將號販子擺放的磚塊全部丟到旁邊的角落,然後轉身離開。

  22日淩晨1點多,一些就醫患者陸續趕來排隊,隊伍逐漸排成隊形,而號販子還在急診室休息。

  排隊時,號販子與患者因佔位發生了衝突。

  “我昨天下午就過來排隊了,一直就在第一號。”淩晨2點,一名應聘排號者與排在3號的患者爭論起來。

  “你有什麼證據,地上什麼東西都沒擺放,誰能證明?”這名患者不願讓出位置,堅持不讓號販子插在第一號位置。

  “你問後面讓不讓你插隊?他們同意,我沒有意見。”排在3號位置的患者問後面的排隊者,但後面人均沒有搭話。

  淩晨6點30分,北青報記者依舊排在第四隊第一號,這時負責四隊的一名男子手裏提著兩個塑膠袋走過來,後面跟著一名年輕女子。

  “她站第一號,你(記者)第二號。”這名負責人説完話,把塑膠袋放置在第一號位置,而後面排隊者均未説話。

  三名號販子被民警抓了

  “這麼多排隊的人,我們也分不清誰是號販子。”多名排隊掛號的人埋怨號販子帶人插隊。

  淩晨6點40多分,一輛警車突然開到醫院掛號大廳門口,車上下來幾名便衣警察,七八名醫院保安相繼趕到。幾名便衣警察手持電筒,燈光向隊伍不停來回掃。

  “這個人插隊。”因此前號販子與患者佔位爭執不下,一名排隊患者對警察喊了一聲。

  “你出來,身份證號多少?”民警把號販子拉出來問,號販子支支吾吾,沒有拿出身份證,民警直接將這名號販子帶上警車。

  民警巡視幾圈後,不斷從掛號隊伍中揪出號販子。

  北青報記者現場看到,隱藏在掛號隊伍中的10余名號販子被警察揪出三人,其餘人仍混跡隊伍中。

  “還是警察管用,一眼就能揪出號販子,就得這樣查,不然我們根本就挂不上號。”幾名排隊掛號的人説。

  淩晨6點40多分,民警和保安巡視數遍後,保安打開掛號大廳的門,一隊隊放掛號人員進入大廳。

  此時,民警仍在檢查登記排隊人員的身份證信息,核實排隊人員是否為號販子。

  疑問

  實名制登記難擋號販子?

  “掛號説是實名制登記,但根本管不住。”田偉(化名)當號販子已有三年,深諳醫院掛號規則。

  事實上,2003年5月26日,北京市衛生局出臺《關於醫院看病實行實名制的緊急通知》,要求即日起患者必須憑身份證、戶口本等有效身份證明進行實名掛號。

  田偉説,患者大部分都是外地的,小孩沒有身份證,也沒有醫保卡,掛號時很難核實患兒的身份。

  “身份證很多,基本都是遺失或被偷的身份證,一張售價150元。”田偉説,“你看今天排隊的就有好幾個沒帶身份證,他們就使用別人的身份證。”

  “醫院不會核實掛號人的身份嗎?”北青報記者詢問田偉。他搖搖頭:“醫生認號不認人,反正我沒被問過。”

  田偉説,掛號時,除了需要患者的就診卡之外,還需要填寫一張就診單,上面有家長的身份證號。他説,號販子拿著就診卡,填了單子就能掛號,有的醫院也不會進行身份證核對。

  田偉表示,他經常在醫院排隊掛號,警察和保安都認識他,一眼能認出來,所以登記時經常使用其他人的身份證。

  田偉稱,因為挂專家號必須持患者本人身份證,可以將證件交給他、坐等拿號;另外還有一種情況,臨近醫院放號時,他會將掛號者安排至隊伍前列,親自排隊、交費。

  北青報記者發現,在網上QQ群內,一些患者或患者家屬公開在網上買號,價格300元,只需提交身份證信息。

  縱深

  號販子地盤爭奪戰

  這夥人數眾多的“號販子”盤踞于空軍總醫院,屢次被打擊後,都能“死而復活”。

  在當了10年號販子的李強(化名)眼中,除巨大經濟利益外,號販子都有自己的團夥和地盤。

  李強回憶,2006年,他曾管理北京一家醫院的掛號業務,他只是小管理者,負責安排10個人排隊,他上面有大老闆,再上面有更高管理層。

  他説,自己以前就是排隊掛號的,後來見倒號賺錢,就雇傭幾個人,組成一個團隊佔據這家醫院。

  “霸佔”醫院掛號業務,也給李強惹來不少麻煩,其他號販子經常來爭奪“地盤”。

  “咋辦?打唄!”李強説,有人過來搶地盤,先是“談判”,談不成,雙方召集人手打架,誰贏這個地盤就是誰的。

  李強單乾沒多久,一名負責多家醫院掛號業務的大老闆主動找到他。“你跟我混吧,保證沒人搶你地盤。”説起當年的輝煌時,李強説話語氣變得急促起來。

  自從李強跟著這個老闆後,再沒人敢過來搶地盤了。在李強眼中,這個老闆神通廣大,背景深厚。

  李強説,他在北京幹號販子10年,對醫院比“家”還熟。

  “吃和住都在醫院。”李強説,因週六坐診專家較少,除週五晚上以外,他們夜裏睡在醫院,吃飯在外面飯店,“跟家沒有區別。”

  “那些專家何時坐診,一天挂幾個號,摸得特熟。”李強説,他們只排特需專家號,挂上號,根本不愁沒人買,“拿到號以後,我們在醫院喊有某個知名專家的號,立馬有人搶著買。”

  根據空軍總醫院官網公佈的價格,一般專家號的費用在7元到14元不等,特需門診的掛號費用則是75元到300元。

  李強稱,他們通過雇人排隊等方式,將數量有限的專家、特需門診掛號單加價賣給患者。據稱,每張掛號單價格不等,一般售價300元,有的賣1000元,有的賣1500元,最高被抬至3000元出售。

  李強説,他們將挂的號賣掉後,利潤分割是老闆拿大頭,自己拿小頭,排隊人員同樣拿小頭。比如一個號200元,老闆拿100元,自己拿50元,排隊者也拿50元。

  李強還記得,當時他安排人員排隊,患者根本排不上隊,他們把飲料箱子擺在隊伍前排,醫院快放號時,他安排人迅速站隊。

  “患者問怎麼這麼多人插隊,我們就説裝飲料瓶子的紙箱子,一瓶代表一個人。”李強説,他們是個團夥,號販子人多勢眾,一般的患者根本不敢吭聲。

  查處

  海淀警方今年已拘留85名號販子

  昨日北青報記者從海淀警方了解到,2015年全年,海淀警方就拘留了號販子315人,和2014年比,被拘留的號販子上升了幾乎一倍。

  2016年年初以來,海淀警方進一步加大力量對號販子的違法犯罪活動進行打擊。昨日,海淀公安分局治安支隊相關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2016年以來,在海淀警方對號販子的強勢打擊下,接報號販子警情同比下降23%,1月到3月,海淀警方已經拘留了85名號販子,同比上升了174%。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針對空軍總醫院存在的號販子情況,轄區派出所在患者排隊取號的重點時間段裏,無論是否接到相關的報警,都會在醫院進行巡邏和查訪,以便於及時發現號販子的存在,這種打擊形式已經成為固化的常態。

  海淀警方表示,在治理號販子工作中,警方在前一階段已經採取了很多手段。海淀警方制定了打擊號販子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通過協調綜治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通報轄區裏的5家重點醫院接報的有關號販子的警情,還有對此打擊整治的結果以及存在的問題,並就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建議。

  警方相關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對號販子的打擊整治僅能處以治安拘留的處罰。這位負責人説,這也就造成了號販子在屢屢被治安拘留釋放之後,便會再次“重返崗位”。

  “除非是存在號販子之間有組織的搶地盤或者為爭搶生意打架等惡性行為,我們才能按照刑法予以嚴懲。”一位警方高層負責人表示,“我們也呼籲社會輿論能夠關注到這個問題,從立法層面上予以完善。”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