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俄媒稱中國"新絲綢之路"成"單行道":都是制裁惹的禍

2016-03-24 11:03:23|來源:參考消息網|編輯:顏觀潮

俄媒稱中國"新絲綢之路"成"單行道":都是制裁惹的禍

  資料圖片:2015年5月18日,在西班牙阿布羅尼迦爾鐵路貨運站,“義新歐”班列駛離車站。新華社記者謝海寧攝

  參考消息網3月24日報道 俄媒稱,北京花大力氣推廣本國的“絲綢之路”鐵路項目。這條類似古“絲綢之路”實現東西方貿易往來的鐵路長度堪稱世界之最,它東起中國東部小城義烏,西至歐洲西部城市馬德里。

  俄羅斯《專家》週刊網站3月22日援引西班牙《國家報》報道稱,由義烏駛向馬德里的第一列貨車于2014年11月發車。在接下來近一年半的時間內,共有39趟次滿載形形色色貨物的列車往返于中國與西班牙之間。

  報道稱,這條鐵軌上的“絲綢之路”以長度著稱,途經亞歐八國: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法國和西班牙,全長約1.3萬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線,由德國鐵路公司和俄羅斯國有鐵路公司組建的聯合企業施工建設。

  在義烏與馬德里之間鋪設鐵路為中國與西班牙間的貨物運輸提供了除海運外的又一便捷選擇。列車沿這條鐵路線單向行駛的時間約為3周。相比之下,貨物走海路運輸的時間要多出一倍——35天至40天不等。不過,鐵路運輸貨物的成本比海運高。沿“絲綢之路”鐵路運輸一個集裝箱的費用是2000歐元(約合14560元人民幣),海運是1300歐元(約合9464元人民幣)。鐵路運輸還有一個缺點:由於途經各國的鐵軌寬度不一,貨物不得不在運輸過程中進行3次換軌:多斯特克(哈薩克斯坦)、布列斯特(白俄羅斯)和伊倫(西班牙)。

  報道稱,這趟往返于歐亞大陸東西部的列車目前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它從中國開往西班牙時滿載貨物,但回程半空。義烏西班牙交流基金會負責人毛文進認為,出現這種“不對等”的原因並非對西班牙的貨物不感興趣,而是因為列車在穿越這麼多沿線國家時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法律問題。例子不難列舉:由於歐盟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措施以及俄羅斯對歐洲國家實施的反制裁措施,導致列車在過境俄羅斯時必須得到運輸諸如食品等禁運商品的許可。西班牙農産品生産商的招牌——火腿也不例外。

  中國人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他們對西班牙的商品很感興趣,尤其是食品。在西班牙在義烏建好專門推廣伊比利亞半島産品和食品的商貿城後,這種興趣必定會變得更加強烈。

  報道稱,義烏被選作新“絲綢之路”的起點絕非偶然。這座小城有120萬人口,坐落于中國東部省份浙江的中心位置,被視為中國的貿易“門戶”。義烏不僅是中國,也是全世界的貿易中心。毛文進説,在8小時“工作日”裏要想走遍義烏的商店,哪怕每家只停留3分鐘,也需要一年多的時間。(編譯/丁楠)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